新闻深呼吸+ | 香港杂菜饭从疫情应急到美食文化新象征

一直被称为“穷人恩物”的杂菜饭近年在香港兴起,是否代表香港人的消费开始降级呢? 

说到香港的美食,大家一定是想到早茶点心、港式烧腊、茶餐厅里浓厚的丝袜奶茶等。香港这座美食城市向来以精致佳肴闻名,但近年来,两餸饭(本地称“杂菜饭”)悄然改变了香港的街头饮食版图。

“两餸饭”在广东话是两道菜配饭的意思,和新加坡杂菜饭最大的分别是,它是以套餐形式出售;顾客从丰盛的菜色中任选两样配菜,不管是青菜或肉类,售价是一样的。

买杂菜饭就一定是吃便宜的菜色?不一定。

权发小厨的老板吴伟权和陈苏苏原本经营酒楼生意,在疫情期间关掉旗下的十间店铺。他们把做酒楼的经验转去卖杂菜饭,以杂菜饭形式卖一些经典粤菜和酒楼佳肴。陈苏苏回忆道:“高峰期我们的招牌黑糖醋排骨,一天能卖出一公吨!”

在《新闻深呼吸+》采访的这天,“权发小厨”橱窗里摆着许多热腾腾的菜肴,最让人垂涎三尺的是一个个蒸笼里和荷叶一起蒸熟的糯米螃蟹。这类特别菜色虽然是另行计价的,但她说,它们都很受欢迎。

午餐时间,权发小厨人龙不断。

吴伟权和陈苏苏开始卖杂菜饭时,香港当时有大约250个同行店家。堂食在疫情期间受限,杂菜饭因主打外卖而迅速走红,店家数目在3年内暴增至目前的超过650家。权发小厨现在有五间分店。

曾经被称为“穷人恩物”的杂菜饭现在甚至出现在一度是全球最高租金地段的中环和铜锣湾街头。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指出,商业地产租金价格下滑,为杂菜饭在核心地段提供了可能。“以前在铜锣湾租一个小小的地方月租可能需要30多、40万港元。你卖多少个饭都赚不回来。但是现在租金已经降到十多万港元,给两餸饭出现的空间。”

我不承认我们是平价饭。我说两餸饭将会继茶餐厅以后,成为香港另一种餐饮文化。
陈苏苏, 权发小厨老板

更多人吃价格便宜的杂菜饭,是否意味着港人的消费降级?街头访问显示,公众不认同这种说法。一名年轻消费者说:“比起在茶餐厅60、70港元的一顿饭,两餸饭选择更多样化。”另一位妇女说,“从20多港元到70多港元,两餸饭价格的区间可以很大,可以根据消费能力来选择吃什么。”

而庄教授则指出,工资水平稳定,失业率不高,杂菜饭热潮更反映出香港人追求性价比高、操作快速的饮食文化转变。
权发小厨甚至曾推出每份200多港元的龙虾、鲍鱼等酒楼菜色。陈苏苏强调说:“我不承认我们是平价饭。我说两餸饭将会继茶餐厅以后,成为香港另一种餐饮文化。”

不过,香港经济随着时代的变迁,餐饮业的竞争也在加剧。根据香港政府的开放数据平台,从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期间,虽有1779间新的餐饮场所创立,但也有2034间关闭,餐饮场所总数从1万7409间跌至1万7154间。

陈苏苏坦言,疫情时期顾客没得选,现在选项丰富、香港人周末选择北上消费,卖杂菜饭也需不断调整策略。
 

74岁老字号茶餐厅“金华冰厅”老板陈太坚信,两餸饭取代不了茶餐厅。

经典茶餐厅不担心两餸饭竞争

除了杂菜饭,茶餐厅仍是香港饮食文化的代表。茶餐厅本身也是一个应对时代变迁的缩影 —— 二战后香港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工业兴起,劳动力大量增加。工作忙碌的打工族需要快速、便宜且满足西式饮食习惯的用餐选择,茶餐厅便在1950、60年代快速兴起。

同样面对成本压力和港人北上消费,多个老字号茶餐厅近年结业,如经营了47年的鸿运茶餐厅和44年的燉奶佬餐厅。
 

经典香港茶餐厅美食。

以菠萝油闻名的“金华冰厅”于1973年开业,至今仍保留着经典港式风味的初心。74岁的老板陈太坚信:两餸饭取代不了茶餐厅,大家光顾茶餐厅,是为了回味属于香港人的味道。

从茶餐厅到两餸饭,这些美食背后都是一代一代香港人适应变化、务实生存的写照。而面对餐饮业的激烈洗牌,香港业者在坚持手艺的当儿,也时时为可能出现的变化做着准备。

相关标签
  • 新闻深呼吸+
  • 8world Stories+
  • 杂菜饭
  • 杂菜饭价格
  • 香港
  • Hong Kong
  • 饮食业
  • F&B
  • 新闻深呼吸+

    呈现我们身边小人物的故事:他们不分年龄,不畏困难,坚持信念,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带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快乐和满足。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