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金牌、一场疫情、一位新总理。2016至2025年,新加坡经历了荣耀、低谷与重启。国人欢呼过、也沉默过,然后重整旗鼓、重新出发。
这十年里,国家挺过风浪后,重新找回节奏。
首金振奋国人士气
2016年,约瑟林在里约奥运男子100米蝶泳项目中击败美国传奇泳将菲尔普斯,以50.39秒刷新奥运纪录,为新加坡夺下史上第一面奥运金牌。
同年残奥会上,游泳选手叶品秀也为新加坡夺下两面金牌,并打破仰泳世界纪录。两人不仅让国家扬名国际,也让国人感受到体育的团结力量与可能性。
全民抗疫的三年考验
2020年,随着2019冠状病毒疫情升温,新加坡将DORSCON疫情应对级别升至橙色,掀起抢购物资潮。4月7日,全国进入阻断措施,经济活动与生活按下暂停键,原本热闹的街道上鲜有人迹,车辆也寥寥无几。
面对新型病毒带来的挑战,政府推行追踪应用、接种计划、口罩发放等政策;为了让被强行打断的经济和人们的日常活动能持续运转,政府也加大各类援助力度。而全民配合防疫指引,齐心抗疫,成了应对疫情最坚固的城池。
随着疫苗覆盖率上升,2022年DORSCON等级逐步下调,2023年回归绿色,新加坡正式迈向与病毒共存的常态化管理,象征抗疫阶段结束。
新时代 新领导 新气象
2024年,黄循财宣誓就任我国第四任总理,成为首位在新加坡独立后出生的总理,接棒李显龙,展开国家发展新阶段。
他上任时强调政府必须与人民同行,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持续追求进步。这番话不仅回应后疫情时代国人对稳定与前景的期待,也象征领导层的世代交替、风格转型。
随着经济重启、社会开放、国际联系恢复,新加坡再次站上转型交汇点,也准备迎向更具挑战性但充满希望的未来。
更多相关最新消息和报道,请点击《SG60》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