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姐妹在乌节路打造了一间老人公寓样品屋,让年轻人体验独居老人的生活起居和难处,鼓励青少年做义工帮助老年人。
目前在医院工作的25岁陈裕琳和21岁妹妹陈裕晴今年9月通过由全国青年理事会所主办的活动Realise Your Somerset Project,获得机会在索美塞的*SCAPE青年中心建造一间样品屋。
这间样品屋名为REVALations,是依照一名住在淡滨尼的八旬老妇郑女士的两房式组屋单位而设计的。姐妹俩希望通过这间样品屋,让青少年认识到本地独居老人是如何生活,以及如何参与他们的生活。
独居老人容易被社会孤立
陈裕琳告诉《8视界新闻网》,她发现有很多与她年龄相仿的同事和朋友都不知道本地有老人公寓,也不知老人公寓与普通组屋单位的差别。他们更不知道独居老人很容易因为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而感到沮丧。
陈裕琳毕业后曾在社区服务业工作了两年,因而常常与活跃乐龄中心(Active Aging Centres)合作。期间,她也和同事到中心附近的老人公寓,邀请居民参加中心的活动。
她曾遇过一名独居的老奶奶,因为孩子很忙,鲜少来陪她,导致她经常窝在家里,感觉她一个人很孤单、很闷。之后的一个月,老奶奶通过中心的活动结交了很多新朋友,整个人都开心了很多。
陈裕琳也介绍了这次展览的主人翁。她说:“郑女士是一个很开朗的人,很喜欢和年轻人聊天、交朋友。她每天早上都会到活跃乐龄中心参加活动,比如做体操、做手工、听故事、有时也会向学生义工学习如何用手机。”
陈裕琳说,郑女士觉得人最重要就是保持活跃,生活得快乐和充实,所以她很踊跃参加活动,也很感谢工作人员和义工们的陪伴。

样品屋内介绍专为老年人士设计的一些无障碍设施,包括在卧房和浴室内设有扶手杆、紧急呼叫铃、以及连接附近活跃乐龄中心的呼叫绳。(图:受访者提供)

(图:受访者提供)
很少年轻人到乐龄中心帮忙
妹妹陈裕晴说:“本地人口老龄化迫在眉睫,我们有必要推广活跃乐龄的重要性,鼓励乐龄人士多多社交和运动。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义工来帮忙组织和促进这些活动。”
陈裕琳记得她在中心帮忙时就常听到长者们感慨“很少年轻人来中心帮忙”。
她指出,身边很多朋友总感觉与老人相处时很别扭、老人难亲近,认为没必要去亲近他们。
她说:“这是因为他们很少有机会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相处,但其实只要多接触,平时多主动向他们打招呼、聊聊生活,就会发现老人是很乐意和年轻人聊天的。”
她表示,与老人家聊天其实很愉快,跟同龄的朋友谈天是一样的感觉。
姐妹俩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与参观者分享各种与年长者有关的义工活动,如友伴(befriending)或为不便出门的独居老人送餐等。
为期三周的REVALations展览设在乌节索美塞的*SCAPE青年中心二楼,即日开放至明年1月9日。

(图:受访者提供)

为期三周的REVALations展览设在乌节索美塞的*SCAPE青年中心二楼,即日开放至明年1月9日。(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