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自己算早了,到场才发现队伍看似没有尽头。收拾起踌躇心情,调整心态是排队的第一步。过年过节,排长龙买肉干对一些人来说,成了一道难以免俗的风景,其实,买新年多多不该也这么喜气吗?
排队时心平气和,就能等出一些领悟。
亲切,从陌生的攀谈开始
在职场奔走惯了,出没生意场合,渐渐听不见市井的声音,活不出平常的气息。如果那是一种遗憾,很多人连失去遗憾都不知不觉。
排队,在深入民间的组屋骑楼,为一包平日被胆固醇嫌弃的肉干,绵延着复杂而难解的情意结。冬天有人老远到北海道吃冰棒,感情应该类似。
排队的人懂事地远离商店,腾出行走的空间,自然而然看出了有心一致的共识。降低干扰,这是排队的第二步。
然后,排前等后的人开始攀谈,有着同舟共济的明白,就有着极其随性的默契,交谈起来,也就不必纠结是不是突兀生硬了。
孩子,看到了心思
想起了甘榜年岁,戒心只有在谣言四起的不安中竖起,平时谁都可以打个照面,跟不相识者闲话家常。乡间,是一个很久派不上用场的情境了,此刻却活现了起来。
有人估算四个小时能不能“放工”,有一个说,去年他也是在这个位置,领到151号,还信心喊话,“买有的”,不担心。
情报开始交换,辗转成可信或不可信的信息:听说今年限购几公斤?排越后面,越早领货?领货当天,才会知道价格……
开始有年轻讲英语的排队客讨论该怎么改进排队方式,怎么用科技,怎么减少痛苦,降低岁月消耗……
有个孩子跟父亲的谈话很有趣。父亲埋怨卖肉干的人不懂得用科技和系统管理,十来岁的女孩跟父亲说:”There must be a reason people still queue up and they don't have to change the system. When I grow up, I will come back to queue for you too.”
静静听着,尽是三言二拍的吉光片羽,谁说排队就只是消磨时间。

有备而来,坐着排队。(图:冯中云)
日子,不必计较
这家店也有坚持,就是不愿提早开店,反正年年如此,怕坏了规矩,也是。
我们缺了有备而来的万全,排了20分钟,决定席地而坐。老脚无法久站,孤独不能替换。
最怕听到前端有人开始打电话,问说大排长龙要不要帮你也订两公斤,接着前后的人受到感召,也打起了电话。
有人回忆起去年的场景,店家的打印机过热,队伍卡在那里,等凉却。又有一年,乱了估算,预订的人拿不到该有的数量,最终大家也和气生财。
有人来换班排队,破口笑问说,该吃得那么艰苦吗?大伙儿会心了。
阿嫂一语道破,吃一个传统吧,追一个味道,就来了。排队久了,一年一度的偶遇成了心情的点缀,总是有不期的共鸣。
年俗自然到位,应景,就该有一年传承一年的勉为其难,避免一年逼迫一年的荒芜。虚掷一些光阴,听不认识的人谈笑风生,日子该这么闲散,也该有这么计较不来的空旷。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