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之间 | 节能灯也能制造优质生活

组屋区里的照明设施都经过精心规划,以提升美观和居民的舒适度。

从居民生活的便利到不同设施的需求,建屋发展局精心规划组屋区内的每一个光源。

你可曾试过在组屋区内步行时,照明设施会自动亮起?自 2014 年起,建屋发展局在新组屋区内采用智能技术,在LED灯具上装置传感器,监测环境亮度和感应动作。这个智能照明系统 (Smart Lighting System) 会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调节灯光的亮度,也会在没人时自动把亮度降低,带来高达60%的能源节省。

除了自动调节亮度,智能照明系统还可以预测照明器具何时需保修,减低故障的频率。至今,140个预购组屋项目已装置此系统,建屋发展局将继续和市镇理事会合作,通过“绿色家园计划”把智能照明系统推广到其他组屋区。

智能照明系统探测到有人经过时,会自动调节照明的亮度。

智能照明系统的管理范围包括花园照明。

照明设计:功能与美学的结合

在淡滨尼的新组屋区拍摄《明暗之间》时,建屋局高级工程师潘彦豪向主持人林佩芬介绍照明设计背后的巧思。

从居民生活的便利到不同设施的需求,建屋发展局精心规划组屋区内的每一个光源。例如,公园步道的灯罩设计会避免灯光照入低楼层的组屋里,而走廊灯具的高度和角度也经过计算,避免光线直射到住户的卧室内,保障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组屋楼下电梯口等人流量大的区域,亮度会较高,以确保居民的安全,而走廊灯光的亮度则相对柔和,不会过于刺眼。在篮球场,灯光需要足够明亮,以避免打球时发生意外;而公园步道的灯光则更注重营造氛围,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

潘彦豪说:“花园照明是为了要突出我们整个组屋区的设计,让它们融合在一起,也可以帮忙增添一些氛围。”
 

《明暗之间》是以“灯”为主题的新系列,带您到新加坡各角落了解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知识,加深对我国入夜后照明工程的认识。要是想知道新加坡的交通灯系统怎么运作、红绿人按钮的设计构思,可以点击下方视频和主持人林佩芬一起探索。

相关标签
  • 新闻深呼吸+
  • 8worldstories
  • 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
  • 建屋发展局
  • 新闻深呼吸+

    呈现我们身边小人物的故事:他们不分年龄,不畏困难,坚持信念,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带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快乐和满足。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