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问答:工程师转行当小贩 用机器炒福建面

53岁的洪集丰转行当小贩,用机器炒福建面。(图:林佳颖)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适用年级:华文(低年级)

  53岁的洪集丰辞去工程师的工作,转行当小贩,在玛格烈市场开了一个福建面档口。不过,他没有亲自下厨,(A)而且用两台机器,炒出一盘盘福建面。
  一直看到小贩因无人接手而结业的消息,洪集丰担心再过几年,本地小贩美食会消失,“所以我就决定,在没有人肯做这个行业的情况下,我必须选择依赖机器。试一下,看行得通吗?”
  他说从小就对烹饪感兴趣,福建面的食谱也是自创的。他从中国引进两台烹饪机器代劳,希望能让每一盘面的味道一致。
  洪集丰认为,小贩行业辛苦,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做,但有了机器代替炒面的工作,可以减轻工作量。他说:“人是有弱点的,我自己亲自炒过30盘福建面给我的好朋友吃,炒到第20盘,我的眼睛真的是很痛,后面的几盘我都是随便炒的。机器就没有这个问题,它炒100盘都是一样的,所以能保持味道一致,是机器最大的好处。”
  福建面的灵魂之一就是锅里炒出的镬气,受访的食客就指出,洪集丰的福建面味道还可以,但是镬气不足。有食客表示愿意尝试,但也有人说更喜欢手工做的食物,因为比较有“古早味”,因此不能接受、也不愿尝试机器炒的福建面。
  洪集丰坦言,要用机器炒出镬气是目前最大的挑战,他还在研究当中,每天都会(B)汇集顾客的反馈,重新研究和调整机器设置。“我觉得给我14天的时间,我能把那个镬气大概做到我要的程度。”
  有机器代劳不代表摊位完全不需要员工打理,一些工作如煮虾和剥虾,还是得用人工来做,目前机器能代劳的只是炒面的那个过程。但洪集丰相信,随着科技发展,他希望在未来两、三年内,能有机器可以做到备料的工作。
  洪集丰也指出,如果要把本地小贩美食推广到国外,不一定能在海外请到正宗的厨师。因此如果能用机器制作已设置好的食谱,就能轻松把道地美食带到更多地方。
  他的目标是在国外开设新加坡小贩美食的餐馆,推广本地美食。“我希望那些有经验的小贩能收它(机器)为徒,把手艺传承给机器人。”

改写自2024年10月19日新闻:转行当小贩却不掌勺 工程师用机器炒福建面

问题1:根据短文的内容和上下文的意思,替换画线词语的其中一个字,并把正确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A. 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

问题2:洪集丰为什么决定用机器来炒福建面?(  )

A. 机器可以降低制作食物的成本。
B. 机器可完全替代所有人工操作。
C. 机器能让福建面的味道更有“古早味”。
D. 减少小贩工作量并保持面的味道一致。

问题3:洪集丰用机器炒面,食客对这种方式有什么看法?

问题4:你认为洪集丰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说出他的两个性格特点,并加以说明。

下载答案及答题技巧
相关标签
  • 理解问答
  • 华文低年级
  • 华文低年级理解问答
  • 小贩美食
  • 小贩文化
  • hawker culture
  • hawker food
  • 洪集丰
  • 人工智能烹饪机
  • 订阅电邮简报

    订阅电邮简报

    每周接收最新教学素材

    Subscribe now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