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年级:高级华文(高年级)
中国深圳一名11岁小孩半夜玩手机打游戏,父亲发现后没制止孩子,反而让他继续玩,还特意帮他向学校请假一天。
小孩不疑有他,以为父亲“开窍”,开心连玩六个多小时至早上7点半,终于觉得累了关机睡觉,谁知父亲把他叫醒,要他继续玩,一直玩到当天傍晚6点半,总共连玩17小时。
小孩终于投降,也意识到父亲这么做的原因,乖乖写了检讨书,保证从此以后会先做好功课,不再沉迷手机游戏。
这样的反向教育并非首例,是一种“你讲不听,就让你亲身体验一下后果”的“以毒攻毒”指导方式。
心理医学也会用类似方法来治疗恐惧症,如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可尝试多注视莲蓬头或其他密集图案,胆小怕黑的人可在家试着晚上不开灯走动等等。目的就是别躲避,去面对,反而有机会克服心理的恐惧。
用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究竟要“反向”到什么程度才会奏效,也要面对变本加厉的风险,如怕水的人尝试游泳不慎喝了几口水之后,可能更惧水也拒绝再次下水。
所以,那位实行反向教育的父亲,有特别说明自己的孩子成绩不错、性格乖巧、体能也好,他才会出此奇策,劝请大家别轻易尝试,毕竟连玩手机十多小时,对孩子可能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可大可小。
孩子玩3C产品是现代父母面对的难解问题。老一辈长者常说以前看孩子都是把小孩放在一个角落,丢几个玩具就能让他玩一整天。现在的小孩可没这么容易,每天生龙活虎精力饱满一刻都静不下来,似乎只有在看着电视或手握手机之时,才会聚精会神不添乱;也只有在那难得天下太平的时刻,父母才有机会坐下来喝杯茶休息一下。
小孩过早或过多接触3C当然不是好事,道理相信天下父母都知道。有人倡导完全不让小孩接触的说法,比如从小不让孩子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零食,理由是:他们没吃过,就不会想吃,无从比较之下,就不会觉得蔬菜萝卜难吃。
这种比较极端的做法没有对错,只是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孩子终究会有尝到“禁果”的一天,到时会不会又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近年来有不少研究报告指出,小孩接触3C未必不好,适当使用还能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但重点是:适当。
我们的社会已无可避免迈向高科技,我们还能阻止孩子早点接触科技吗?
回到孔子说的话:过犹不及。只是拿捏度从来没人能定论,毕竟每个家庭每个小孩都不同,各家也只能各施其法,反正现在沟通如此方便,大家相互交流,各自修行,船到桥头自然直。
(改写自2023年4月7日新闻:【城市呼吸|黄和栋】反向教育可行否?)
问题1:为什么文中的父亲决定用反向教育来教育自己的儿子呢?
问题2:从文中找出最适合下面解释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A. 获得预期的好效果(第6段)
B. 事情一旦发生就无法控制(第10段)
C. 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第13段)
问题3:以下哪几项是反向教育的方法?
A. 父母从小不让孩子接触甜食。
B. 丢几个玩具让小孩玩一整天。
C. 怕黑者在家晚上不开灯走动。
D. 要求孩子没日没夜地玩手机。
问题4:你认为教育小孩子是一件容易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