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多样性正大规模丧失。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过去50年里,所监测到的野生动物族群数量减少了69%。报告强调当前自然生态面临严峻挑战,全球必须采取变革行动,扭转这一退化趋势。
报告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指数由伦敦动物学会提供,监测对象是近3万2000个动物种群,其中淡水物种下降幅度最大,短短几十年间平均减少了83%,栖息地丧失和迁徙路线受阻是主要威胁。
世界自然基金会首席科学家丽贝卡肖恩说:“地球上70%的淡水用于食物生产,当你从水系统中抽走那么水,就会面对干涸,淡水生物的数量就会减少。”
科学家表示,粮食生产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生产更多食物,人类不断砍伐森林,然而有40%的食物是被浪费的,所以政策制定者应该充分评估自然资源的价值。
利兹大学全球挑战系主任乔恩洛维特说:“如果像亚马逊雨林这样的自然栖息地减少,那么我们将看到大量脊椎动物的消失,这就表明生态系统开始失去它自身的功能。”
不过科学家也表示,一些物种的下降趋势出现了逆转,表明人类所展开的保护计划正在取得成效,人类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弥补给动物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