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诸国新病例浮现 一起来认识猴痘的症状

猴痘。(图:iStock)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一种新的猴痘病毒毒株在非洲迅速蔓延,促使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宣布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让猴痘疫情再次为众人所关注。一起来认识猴痘的传播途径,以及它的症状。

《8视界新闻网》带你一文看懂。

根据联合国官网,猴痘1970年起源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在那里曾被忽视。这种传染病流行于非洲中部和西部,后来于2022年在全球范围内暴发,今年7月又在多国暴发。

世卫组织在与全球专家进行一系列磋商后,将猴痘的英文换为首选术语“mpox”。

猴痘如何传播?

从猴痘病人身上提取样本。(图:联合国新闻)

目前猴痘病毒有两个分支,分别是更具毒性和致命性的Clade 1,以及传染率较低的Clade 2。

世卫表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性行为以及与猴痘患者近距离交谈或呼吸,都可能产生具有传染性的呼吸道微粒,但对于病毒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暴发时是如何传播的,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科学家们知道,病毒也有可能在猴痘患者接触过的衣物、床上用品、毛巾、物品、电子产品和表面上持续存在一段时间。接触过这些物品的其他人在接触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之前如果没有洗手,就有可能受到感染。

该病毒还可能在怀孕期间通过皮肤接触传播给胎儿,或在分娩期间或分娩后通过皮肤接触传播给婴儿或儿童。

此外,这种病毒也可能由人传给动物。 由于已知许多种类的动物对该病毒易感,因此在不同环境下,病毒有可能从人类传染给动物。

而携带病毒的动物,如某些种类的猴子或松鼠等陆生啮齿动物,也可能经由跟人类的身体接触,传播猴痘病毒。食用未彻底煮熟的受污染肉类,也可能感染病毒。

有什么症状?

猴痘的常见症状包括皮疹,持续两至四周,开始或随后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精力不足和淋巴结肿大。

皮疹看起来像水泡,可波及面部、手掌、脚底、腹股沟、生殖器和/或肛门部位、口腔、喉咙或眼睛。水泡的数量从一个到数千个不等。

在所有水疱结痂、痂皮脱落、痂下形成一层新的皮肤、眼睛和身体上的所有皮损愈合之前,猴痘患者都被认为具有传染性。一般来说,这需要两到四周的时间。另外,有报告显示患过猴痘的人,可能会再次被感染。

严重的猴痘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支持性护理和抗病毒药物,以减轻病变的严重程度并缩短康复时间。

猴痘疫苗。(图:联合国新闻)

猴痘有疫苗吗?

世卫组织建议使用几种疫苗来预防猴痘,经过多年的研究,针对现已根除的天花疾病开发出了更新、更安全的疫苗。其中一些疫苗已被各国批准用于预防猴痘。

目前,世卫组织建议使用 MVA-BN 或 LC16 疫苗,或在没有其他疫苗的情况下使用 ACAM2000 疫苗。

但目前并不推荐如同冠病疫情般展开大规模的疫苗接种。

卫生部:若有症状应及早就医

另外,我国卫生部长王乙康上周四(15日)在Facebook发文吁请民众,如果发现自己出现猴痘的症状,例如发烧和皮疹,应及早就医。

公众也应该留意自己的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避免高风险的性行为,如拥有多个性伴侣。此外,公众出国旅行期间,应该避免同确诊或怀疑感染猴痘的人有密切接触。

根据卫生部网站,患重病的风险较高的人包括幼儿、孕妇或免疫力低的人。

相关标签
  • 猴痘
  • mpox
  • 症状
  • symptoms
  • 世界卫生组织
  • WHO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