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重县(Mie Prefecture)一名兽医,在治疗一只感染重症发热并伴有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简称SFTS)病毒的猫只之后,出现与蜱虫(ticks)以及染病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相关症状后逝世。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当地有关部门已证实此事,并向全国兽医发出警示。根据网上资料,SFTS也俗称“蜱虫病”,是由一种新发现的布尼亚病毒(Bunyavirales)导致的传染病。
据报道,这名兽医上个月接触了一只染上蜱虫病毒的猫后,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被送入医院数天后,最终病情恶化去世。他的身体表面未发现被蜱虫咬伤的痕迹。
报道说,若最终确认兽医死因为感染SFTS,这将是日本首起兽医因治疗感染动物而染上此传染病死亡的病例。
目前,当地卫生官员并未通报上述猫只主人,及兽医诊所其他工作人员是否也出现相关症状。
“蜱虫病”主要通过带病毒蜱虫叮咬传播
事件发生后,日本兽医协会(The Jap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向全国兽医专业人员发出紧急通报,提醒在接触疑似感染动物时必须提高警觉。
据报道,SFTS病毒主要通过带病毒的蜱虫叮咬传播,蜱虫常见于森林与草地等户外环境;然而有发现指出,病毒也可通过受感染动物的血液、唾液、呕吐物和排泄物传播,尤其以猫和狗最为常见。
报道指出,SFTS潜伏期一般为6天至14天,常见症状包括发烧、呕吐及黑色粪便等,死亡率高达30%;而猫只被感染后的死亡率甚至高达60%。
宫崎大学(University of Miyazaki)兽医学教授冈林玉木(Tamaki Okabayashi)指出,在已确认出现SFTS病例的地区,即便是家养的猫狗外出时也可能被感染,并有可能传染给主人。
他警告,即使是发热、疲倦和黄疸(jaundice)等常见症状,也可能是感染SFTS的症状。
他也提醒,有病例地区的爱猫人士和动物爱好者,尽量避免与看起来不健康的流浪猫直接接触。如果必须接触,必须戴上手套、口罩和防护服,事后也要做好手部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