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严峻,全球海洋温度创下高温纪录,导致全球77%的珊瑚礁因为热压力而经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大规模白化。
从大西洋、太平洋到印度洋,原本色彩鲜艳的珊瑚礁都变苍白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全球出现第四次珊瑚白化事件。
截至这个月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的77%的珊瑚礁处于白化状态。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珊瑚礁监测协调员曼泽罗说:“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珊瑚白化事件,史无前例。白化现象仍在持续,白化的空间和范围仍在扩大。”
上一次珊瑚白化事件发生在2014年到2017年,当时影响了全球近66%的珊瑚礁。
全球暖化,海水温度上升,导致珊瑚启动逆境生理反应,排出彩色藻类而白化。虽然这并不等于死亡,但失去有益藻类的珊瑚较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如果海洋持续无法降温,白化的珊瑚就会死亡。
曼泽罗表示:“珊瑚白化后一到两年仍可能死亡。白化期之后需要进行一两年的监测,才能肯定这次白化的破坏程度。”
专家也警告,如果目前的海洋温度成为新常态,全球珊瑚礁有可能进入长期白化的状态。
科学家之前预测,要是全球暖化跨越摄氏1.5度的临界点,多达90%的珊瑚礁可能消失。这将严重影响海洋健康、渔业和旅游业等。
全球珊瑚礁监测网络2020年估计,珊瑚礁对商品和服务所贡献的价值每年达到约2.7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