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似火药桶一触即发 一文看懂卡萨的前世今生

在卡萨地带南部的拉法(Rafah),一名男孩看着人们检查在以色列炮火中被摧毁的建筑废墟。(图:法新社/MOHAMMED ABED)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长期以来,卡萨地带一直宛若一个一触即发的火药桶,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在本月7日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后,更直接让卡萨地带陷入战火纷飞的苦难。

这片饱受动荡之苦的土地究竟经历过怎样的历史发展?带你一文了解!

1948至1967年:埃及军事控制下 难民无家可归亦无国籍

据美联社报道,在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之前,卡萨曾由英国殖民统治。

以色列击败阿拉伯联军后,位于以色列、埃及和地中海之间的卡萨被埃及控制。

以阿冲突期间,时任埃及国防部长兼驻军司令帕查(Haydar Pacha)于1948年6月,在开罗监督对埃及陆军学员的考试。(图:法新社)

战争期间,约有70万巴勒斯坦人逃离或被迫撤离他们在如今的以色列境内的家园,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难民涌入卡萨地带。

在埃及的军事控制下,这些难民不仅无家可归,也没有国籍。埃及不把他们视为公民,以色列也不让他们返回家园。

许多人得到了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WRA)的帮助,一些巴勒斯坦青年则成为敢死队(fedayeen)成员,对以色列发动袭击。

1967至1993年:埃及统治被推翻 以军夺得控制权

以色列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推翻了埃及统治,夺得卡萨的控制权,同时还占领西岸和东耶路撒冷。

1967年6月5日,也就是1967年中东战争的第一天,时任以色列驻法国大使艾坦(Walter Aytan)在巴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图:法新社)

在此期间,以色列在卡萨修建了20多个犹太人定居点。以色列还在时任美国总统卡特(Jimmy Carter)见证下,与埃及签署了和平条约。

埃及总统塞西(Abdel Fattah el-Sissi)周三(18日)拒绝允许巴勒斯坦难民从卡萨进入埃及时提到了这项长达40年的条约,称武装分子可能进入埃及,将威胁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长期和平。

1987年12月,卡萨爆发巴勒斯坦人反对以色列占领的首次起义,拉开了长达五年多的持续抗议和血腥暴力的序幕。

也是在同一时期,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在卡萨诞生。

1988年1月9日,第一次起义期间,年轻的巴勒斯坦人在卡萨的暴力冲突中投掷石块。(图:法新社/ESAIAS BAITEL)

1993至2005年:《奥斯陆协议》一度让卡萨未来充满希望

1993年,以色列总理拉宾(Yitzhak Rabin)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达成《奥斯陆协议》,为两国解决方案奠定基础后,卡萨控制权移交给新诞生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这一度让卡萨的未来充满希望。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不仅哈马斯发动一系列自杀式袭击,就在协议签署后的两年,拉宾也遭暗杀。

1995年11月6日,在以色列总理拉宾(Yitzhak Rabin)的葬礼前不久,一名阿拉伯男子在拉宾的肖像前哭泣。(图:法新社/MANOOCHER DEGHATI)

随着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的爆发,这片土地再度陷入一片动荡。

2005年,时任以色列总理沙龙(Ariel Sharon)单方面从卡萨撤军,还撤走了约9000名定居者,此举也在以色列国内造成严重分歧。

2005年至今:以色列埃及对卡萨实施封锁

就在以军撤离几个月后,哈马斯在卡萨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夺走了对这片土地的控制权。

以色列和埃及对这个地带实施封锁,监控货物和人员进出。近20年来,这也使当地经济陷入瘫痪,失业率急剧上升,并让激进分子更加胆大妄为,哈马斯势力有增无减。

在卡萨地带南部的拉法,巴勒斯坦人萨米亚·阿特拉什(Samia al-Atrash)抱着她姐姐霍德尔(Khoder)家一名孩子的尸体,这名孩子在以色列的轰炸中遇难。(图:法新社/SAID KHATIB)

自本月7日以来,以色列一直对外宣称欲粉碎哈马斯,但这绝非易事。专家警告,即使以色列成功推翻哈马斯,激进分子也很可能填补权力真空。

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Yoav Gallant)周五(20日)表示,以色列希望在卡萨建立一个新的安全机制,不过他并未进一步细说。

相关标签
  • 以巴冲突
  • 以色列
  • 巴勒斯坦
  • 哈马斯
  • Israel
  • Palestinian
  • Hamas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