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日前公布评估报告,指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放入海计划符合当局定下的国际安全标准,对人类和环境的辐射影响极小。不过,专家担心,将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将进一步加剧海洋的压力。
夏威夷大学科瓦罗海洋实验室(Kewalo Marine Laboratory)主任里奇蒙(Robert Richmond)今天(5日)接受新传媒电台CNA938访问时表示,现如今海洋已经受到损害。
“我们的海洋已经在面临压力,依赖海洋的人们已经感受到了影响,而现在又添加了一层新的压力源。”
相关标准老旧 很难说服人
与此同时,他也对这项计划是否安全存疑,指数据还存在很多空白部分,作为一名生物学家,符合标准的说法根本无法说服他。
“科学每天都在进步,但许多已制定的标准已有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历史。”
福岛第一核电站是在2011年发生的9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中,受到严重破坏。日本政府坚称,已对核电站灾后用于冷却反应堆核心的水进行处理,总量足以填满约500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
尽管污水已经过滤和去除大多数放射性元素,但氚是一种难以从水中分离的氢同位素。有观察家表示,处理后的水在排放到太平洋之前将被稀释到远低于国际认可的氚含量,从而降低最大限度的风险。
核污水氚含量 低于世卫顶限
伦敦帝国学院核子工程中心主任罗宾·葛林姆斯(Robin Grimes)告诉CNA电视节目World Tonight,核电站排出的水中的氚含量,是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饮用水中氚的最大含量。
他指出,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损害的程度取决于它的浓度。“它已经处于非常非常低的水平。一旦排放,它会被大量稀释,所以实际上要检测到也非常困难。”
针对核污水需用时30至40年才能完成排放,里奇蒙认为,这是一个政治和财务决定,“并没有真正受到现有最佳科学指导”。
日媒:政府料最快8月起排放
而在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背书后,根据《日经新闻》报道,当地政府寻求最快8月开始将福岛的核污水开始排放到大海。
首相岸田文雄说,日本将“持续依据科学根据,保持高度透明,认真向国内外做出说明。”
有关决定引起多方忧虑,中国再次敦促日方停止核污水排海计划。而日本东北地区消费者合作社以及宫城县渔业协会,将再提交3万份反对联署。
建议用核污水制作混凝土
里奇蒙建议,使用经处理的水来制作混凝土,充作海堤。“如果这样做,基本上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用完污水,大约五年,消除了跨代的问题,这是一种更加合理的方法。”
密歇根大学核工程与放射科学系的John Lee则认为,每个人都会受到背景辐射(background radiation),包括来自地面和所吃的食物等,而生活在福岛周边地区的人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消化这点。
他指出,核污水排海计划所涉及的风险非常小且无关紧要,因此不认为其他国家目前应对此感到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