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越变越快,快到快追不上转念的速度。中美比的不单单是气球的大小和放飞的高度,还有飞弹与气球在空中预期而遇,失落的指数。
没有想到,气球死有重于泰山,应了老祖宗的话,世事难料。
大国博弈,找各种理由斗气,久了像夫妻,无法对看却更不能失去对方。中美如果不是相互依赖,也不会这么顾忌对方的存在。
印度作家,也是媒体人Hemant Joshi说:“婚后,夫妻成了铜板的两面;无法面对彼此,却又相依靠背(After marriage, husband and wife become two sides of a coin; they just can’t face each other, but still they stay together)”。
用来形容中美此刻的争锋相对,似乎有微妙的同感。
被迫的情非得已
有人说,现在中美领导人不习惯相见了,不论是习近平与拜登,或是王毅和布林肯,若安排会晤,“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而此刻“言语从来没能将我的情意表达千万分之一”。一切,就是要用动作,看民意,靠虚张声势,来表达各自的情非得已。
一方面中国强起来了,也不打算继续韬光养晦了,世界的权力平衡跟着起了变化。这样的富起来其实是好的,富国集团多一双筷子,自然就会多出几盘好菜。
偏偏西方强权不习惯,也不自在中国强了起来。仿佛当年女权主义的抬头,老婆有了经济能力,老公竟然感到有压力,而不是有人分担的松一口气。
很奇怪的不满,不合逻辑,却又那么符合人性。小国如新加坡,看在眼里,虽然是别人的铜板两面,却必须摸摸小口袋为自己和天下操心。
新加坡如同是地铁站里的小店家,东边来的列车很好,西边来的列车也很好,只要列车四通八达,就有生存的感激。最怕,小店没有东西,怕有东没西。
共存这么遥远
好怀念资源共享,多边主义的年代。路见相逢,升起篝火,各有各的猎捕本事,分食彼此的多余,各烤各的温暖。
大国博弈,害怕的,就是谁会被谁取代,亘古不变。夫妻也许稍微不同,不怕被取代,却又各自经营自己的取代,用名牌,用养鱼种花,用花天酒地,用把玩心头爱。
美国老牌艺人Milton Berle(1909-2022)说过:“一个好老婆在理亏时总是会原谅老公(A good wife always forgives her husband when she's wrong)”。
这个遗憾,让我在夜里想了又想不肯睡去。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