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彭菲菲】特斯拉Tesla——孤独的天才发明家

位于塞尔维亚(Serbia)首都贝尔格莱德(Belgrade)的特斯拉博物馆(Nikola Tesla Museum)里,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蜡像。(图:彭菲菲)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直至20世纪90年代,他的成就才重现在世人面前,许多先进的构想被世人所认可,并且有许多以特斯拉命名的事物,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特斯拉电动车。

漫步在塞尔维亚(Serbia)首都贝尔格莱德(Belgrade)的大街上,顶着摄氏30度的高温,我准备去参观一个传奇人物的纪念馆。他发明了交流电(AC)系统,还有很多改变世界的发明,却长期被人们忽视,虽然时至今日你我都仍在享受他的发明所带来的好处。

正等着进馆时,一辆特斯拉Tesla电动汽车恰好从街角驶过。这家如今享誉全球的公司,其名字正好就是为了向这位发明家致敬——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成长时代充满矛盾与不安

特斯拉于1856年出生于克罗埃西亚(Croatia)一个塞尔维亚家庭,成长于一个动荡的时期:他的父母信奉塞尔维亚东正教,父亲以及外公都是神父,却在以天主教为首的克罗埃西亚行教。然而,当时的克罗埃西亚只是自治区,属于奥匈帝国(Austro-Hungarian Empire)的统治范畴,但是此前的几百年里,就開始受到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统治,时代背景与区域都充满了民族矛盾与不安定。

特斯拉的父母原本希望他能克绍其裘从事神职,但他从小就对机械和工程有浓厚的兴趣。由于他当时就读的高中是德语学校,所以19岁时前往奥地利接受高等教育学习电机工程。然而,或许是年少轻狂,也或许是寻觅自己的兴趣追求理想,接下来的5年,特斯拉不仅从大学辍学,还曾背着家人跑到今日的斯洛维尼亚(Slovenia)打工,后来父亲不幸过世,靠着亲戚帮助,希望继续完成大学文凭,却也还是不了了之。

为爱迪生电力公司效力

适逢欧洲的电话交换机刚在巴黎建成,负责人普斯卡什(Tivadar Puskás)也收到奧匈帝國的委托,在境内建造电话交换机。特斯拉于1880年前往布达佩斯(Budapest)在其电报公司工作,于此也间接与爱迪生建立了关系。因为普斯卡什当时是爱迪生驻欧洲的商业代表,他看重特斯拉在物理以及工程方面的先进知识,所以介绍他去巴黎的爱迪生电力公司,参与安装照明系统,这个经历使他获得大量的电气工程相关知识,并且也有了一展长才的机会。

1884年,特斯拉被推荐去美国纽约的爱迪生机器公司,负责修理发电机。可能是因为不受重用或是理念不同,特斯拉在爱迪生机器公司不到半年就离开,随即自行创业。然而,尽管特斯拉已经有了几项发明专利,但是投资人的兴趣不大,所以隔年就宣告倒闭。他在晚年形容这段时间极为艰难,并写道“我在科学、机械和文学各个领域所接受的高等教育,都像是一种嘲讽”。

特斯拉(Nikola Tesla)于1891年发明的特斯拉线圈(Tesla coil),主要用来生产超高电压但低电流、高频率的交流电力。除了用于科学研究领域、开发无线充电和无线网络传输等,在魔术表演和电子音乐表演中也非常受欢迎。(图:彭菲菲)

开发“交流电”引发电流大战

直至1887年再度成立公司,进而与爱迪生的竞争对手乔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house)合作,开发推广交流电(AC),引发历史上的“电流大战”。最终,较低的交流配电成本胜出,成为标准电力形式。而丰厚的专利费,使得特斯拉得以继续投注在其他新的发明,例如无线电力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另一个世人现在都还在享用的发明。

自此,一直到1895年实验室发生火灾之前,应该算是特斯拉人生的高光时刻。他时常受邀演讲,穿梭于许多富人以及投资家的圈子,可说是名利兼具。

不谙复杂的人际关系

然而,每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多少会受原生环境影响。

由于特斯拉的父亲是东正教神父,他从小受到宗教氛围的熏陶,形成了强烈的理想主义。这导致他在许多方面不切实际地高估人性,对他人过于信任。例如,他与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的合作虽然一开始顺利,但后来特斯拉放弃了专利费用,这让他在晚年经济拮据。此外,他的许多发明都体现了为全人类服务的理想,但是都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另外,特斯拉成长于一个非常注重道德和精神生活的家庭环境,这让他自我约束力极强,但也使他在社交和人际交往方面有所欠缺。他不擅长经营人际关系,社交能力较差,尤其在与投资人、合作者相处时,他往往无法处理好这些对他而言复杂的关系。最终,他的许多想法只能留在笔记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明白科学和工程是涉及许多人的高度协作过程,他就像是狼群以外的一批孤狼,却一直在思索狼群的变革。

再者,特斯拉虽然拥有塞尔维亚民族身份,却一辈子生活在“异乡”。这种背景让特斯拉始终对自己的身份感到疏离,无法完全融入某一个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没有归属感,飘零于世上。他生命的最后十年,可谓是离群索居,最终也孤独地告别这个世界。

孤独离世后遗物回归故乡

过世后的8年,他的遗愿终于可以实现,将遗物运回故乡塞尔维亚。然而,贝尔格莱德这个纪念馆因为场地有限,仅能展览他的私人用品以及发明,他留下的16万份文件,包括计划、草图和照片,只能放在仓库里。

不过,他去世初期也不构成大碍,因为特斯拉的大多数成就不太为当时的人所知,直至20世纪90年代,他的成就才重现在世人面前,许多先进的构想被世人所认可,并且有许多以特斯拉命名的事物,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特斯拉电动车。

位于塞尔维亚(Serbia)首都贝尔格莱德(Belgrade)的特斯拉博物馆(Nikola Tesla Museum)。(图:互联网)

自此,特斯拉博物馆(Nikola Tesla Museum)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遊客,除了大约了解他的生平事迹、重要发明,还有就是在现场体验特斯拉线圈(Tesla coil)产生的电流,以及见证日光灯如何可以无线发电。

人手一支凭空发光的灯管,这个看似魔术的场景,总是能吸引游客的眼球,一如它百年前被发明以来,但是天才的构想就止步于此,是后人又凭借着群策群力,将其工程化与实用化,成为现在常见的无线充电。

在我们享受便捷的科技之余,不禁长叹这位孤老的天才与成功的距离,其实是那么接近,却又那么遥远。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标签
  • 城市呼吸
  • 特斯拉
  • TESLA
  • 发明家
  • 塞尔维亚
  • serbia
  • Nikola Tesla Museum
  • nikola tesla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