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出入东京的旅人,甚至会避开丰洲市场;那儿太旅游胜地了,识途老马这么认定。然而,慕名到丰洲市场的,依旧大有人在,通常为的就是寿司大,或者大和。
大和的主厨是寿司大的儿子,继承父亲手艺,青蓝标致,食客各有所好。更多时候,趁黑起早,是排队这件事,让等待变得有了价值。
追求无可取代
想得通的人,不在意逻辑了,出门在外,心情自然不同,排队也可以是旅游体验一道甘之如饴的风景。想不通的,不必解说,寿司与酣梦之间各取所需。
要说非吃小野二郎的寿司,才算对得起人生,那也可以。在小野二郎的寿司餐馆“数寄屋桥次郎”用餐,过去要几个月前预约,后来据说只接待熟客,或是通过五星酒店礼宾处才能预约,用餐限40分钟,约新币600元的寿司,想必无可替代。

年纪最大的米其林三星厨师小野二郎,在日本的地位相当崇高。(图:互联网)
当吃超越了温饱,剩下的就是体验。每个人有各自的无可取代,一切找到了平衡。
无论是小野二郎或是寿司大,用金钱、时间、机会,甚至动用关系,换取的就是稀罕。因为稀罕,才有了更高的价值。
用钻石定义稀罕,更为明确,也容易理解。
稀罕创造价值
钻石和寿司大、小野二郎的共同点,在于价值。价值背后,是稀罕带来的期待,而期待因为珍贵,形成超越了本质的失衡。
天然钻石是地表深处的岩石碎片,要经过整数十亿年的漫长岁月,当温度和压力合适时,碳就能转化成剔透的钻石。
除非是实验室里制造的人造钻石,每一颗售出或佩戴过的钻石,都等待了至少10亿年,还要通过熔岩流带到地球表面,等待开采发掘,难怪钻石这么罕有。罕有才是钻石最大的价值,其他都是对钻石溢美的形容词。

天然钻石会不会被人造钻石取代?(图:互联网)
说它只不过是矿石,这么介绍钻石,也可以。如同寿司,超市也有。
随着人造钻石技术的不断成熟,已经越来越难分辨真假了。其实,说人造钻石是假的,也不全然准确。人造钻石的鉴别,需要专门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仪器,国际上只有少数几家实验室具备鉴别合成钻石和天然钻石的能力。
替代又无奈
天然钻石会不会被人造钻石取代?问问准备下跪求婚的人,愿不愿意冒被拒绝的风险,答案不言而喻。
我们近年来大谈人工智能AI,一个势必颠覆秩序与价值的科技,要取代的,是人脑,或者准确一些,某些人脑可以被替代的程序。那几乎是所有人工制品中,价值能够超越自然的量产物。
其实,人类在拥抱AI的同时,也在思索着如何与AI共存。害怕被AI取代,人之常情。
然而,起早排寿司大的体验、吃一顿小野二郎寿司的把心一横、心心念念拥有一颗钻石的期待,都应该继续存在。
如果AI的来势汹汹是为了取代人类的不够聪明,并填补因此造成遗憾,那么请让这个世界保有一些逻辑不通的愚蠢吧,哪怕是熟食中心排长了队伍的口碑,无法换算成值不值得,至少那是人类简单可及的追求。
至于寿司大、小野二郎和钻石,将继续诱惑着我们,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