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选出来了,看热闹的大有人在;看笑话的,就要做足功课,才笑得出来,因为美国选举制度,不容易明白。
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谁选上为什么比另一个人选上好?好在哪里?对谁更好?吃瓜群众看的是破纪录选了15轮,美国众议院终于选出了议长。恭喜啊,那些利益相关者。
问一问走在路上的人,知道美国选了十几轮才有议长出线,肯定比知道选出来的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多。
这是看戏的惯例,更是美国制度让人看不透的魅力。
关键在角度
美国人有某些奇怪的坚持,用以展现优越感,佐以民主外衣,并认真地表达理直气壮的无辜。例如众议院议长选举一轮又一轮的投票,以反复的举动测试效忠的意志,直到有人回心转意,或者背信弃义,满足另一些人得逞的快意。当车子笔直往前开,风景回掠的速度渐渐就失去比例,像到手不再珍惜。
一个在美国生活的朋友说,很多事连美国人都不明白,也不想明白。很多事,指的其实就是政治这回事。
角度是关键,关键也在角度。人在哪里,看到什么,想看到的,不想看到的,经过一轮非理性筛选,得出来的结论往往跟事实,跟想象,跟预期,是有差距的,而且差得天经地义。
其实也寻常,新加坡的制度和政策,常也让人不容易明白。制定政策的人,以为全心全意了,民众从各自角度一看,马上看出自己要的为什么没有被照顾到。
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小一新生报读的123与ABC阶段、中学直通车课程、购买政府组屋的家庭购屋津贴、近居购屋津贴,以及额外安居津贴等计划,不也都不约而同有着钜细靡遗的条文吗?不也是要让人看不懂才想得通吗?
媒体不可全信
去年底的新闻焦点是美国面对寒冬风雪,班机延误停飞,等着回家过年的人叫苦连天。飞美国探亲的友人说,跟新闻讲的不一样,下了飞机,她几乎就要用风和日丽来形容了。的确,看看虚报了的数字,知道媒体不可全信。
天寒地冻是真的,没有冷得那么无法无天也是事实,只不过这两种认知发生在同一时空的不同理解之中。看得透,就透。
美国的选举人制度正是一个让人觉得天下无敌,却又没有人想抄袭的构想。大概其他民主国家都难以望其项背,更不要说模仿沿用了。选举人制度的设计,得票最多者未必就是最后的胜者,背后也有一番对人性的探测。
不管信不信民主,我们都是制度的产物。广义而言,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就是制度,或者说体制。习惯了,就看不到自己不想看到的问题了。
世界不该如此
可以说,美国人喜欢把自己的价值体系和信念,加以推送宣扬,并期待其他人欣赏。他们心里想的是:这么好的东西,我们试了,经得起考验,你们居然不赏脸,真是不识抬举。
然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有各自的独特背景和不同考量,就算有最好的体系,无法强加于人。
霸权久了,忘了自己霸权。类似人不了解隔壁睡的是谁,只想把自己的作息变成道理,深信世界就该如此。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