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李世炬】樱花盛开季节游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青少年学生瞻仰原爆穹顶遗迹。(图:李世炬)

自从日本政府于去年10月对外国游客逐步解除入境防疫措施后,我的社交媒体就开始涌现一波接一波的旅日帖子。好不容易等到三月中旬和一群多年好友开启了一段策划多时的日本西部自驾游时,适逢新加坡学校假期和樱花季节,几乎每隔几天都会发现有亲朋戚友也在日本某处旅行。

这次是我第一次到日本西部旅游,也是第一次在樱花季节到访日本。除了切身体会到身陷樱花海的莫名感动外,也终于在自己人生必做事项清单上又打了一个勾:到访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
 

父亲和孩子一起拜访和平纪念公园。背后是和平纪念资料馆。(图:李世炬)

我们抵达资料馆时,距离闭馆时间不到两个小时。加上非常多的访客,且大都很仔细地阅读展品的说明,使我不得不有选择性地跳过一些资料。即便如此,核爆所造成的人间炼狱景象、幸存者受到的长期健康影响,以及广岛重建的种种艰巨努力,都留下深刻印象。
 

樱花盛开的和平纪念公园一角。(图:李世炬)

由于感觉过程有点匆忙,隔天早晨七点不到天已亮时,我便来到馆外的和平纪念公园。

这时除了早起到来晨运的居民和一些路过的上班族,鲜见游客。此刻的安宁是最适合从不同角度体验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他在新加坡的作品包括室内体育馆、南洋理工大学教学大楼和莱佛士坊一号办公楼)赢得纪念公园设计比赛的构想。

从极富线条美学的纪念资料馆、和平之池、和平之灯、和平之钟和慰灵碑,到透过慰灵碑能看到河对岸的原爆穹顶(A-bomb dome)等,都能深深牵动人心。

透过和平之池上的慰灵碑,可以看见和平之灯与河对岸的原爆穹顶。(图:李世炬)

资料馆肩负重大意义

资料馆展品中有许多遇难孩童的记载和遗物,而纪念公园也加入不少儿童元素。除了拥有著名千羽鹤少女塑像的儿童和平纪念碑以及母子造型的和平祈念塑像,还有象征重建、广岛出身的日本儿童文学之父铃木三重吉纪念碑。这些都加深了原爆遇难者作为无辜受害者的印象。

也难怪网上可以读到许多言论质疑广岛和平纪念公园暗藏日本淡化其作为二战加害者身份的企图。
 

伫立着千羽鹤少女塑像的儿童和平纪念碑。(图:李世炬)

樱花树下母子造型的和平祈念碑。(图:李世炬)

出身广岛的日本儿童文学之父铃木三重吉的纪念碑,象征广岛的重生。(图:李世炬)

近年来不断传出伊朗和朝鲜持续往拥有核武器的道路上前进,以及陷入俄乌战争窘境的普京以暧昧言语引人猜测其动用核武的几率,都再再挑战人类文明是否有足够的群体智慧避免比广岛原爆更可怕的悲剧。

我在资料馆看见许多不同肤色和语言的游客带着沉重的脸色离去,以及隔天早晨在纪念公园看见两名父亲带着年幼孩子参观纪念碑,都让我觉得它肩负重大意义。资料馆的入口处也有一封广岛市长松井一实2022年写给美国拜登总统的公开信,以广岛反核立场抗议美国于2021年进行的两次核试炸。

父亲和孩子参观原子弹投放目标——相生桥。(图:李世炬)

早晨在和平纪念公园看见一只白鹭和一名老人静静相望。(图:李世炬)

在樱花盛开的那个早上,我在纪念公园的河岸看见一只白鹭和一名老人近距离静静相望。站在这块曾经瞬间被化成焦土的美丽公园里,看见人和世间万物如此和谐共处,提醒我眼前所见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标签
  • 城市呼吸
  • Japan
  • 日本
  • Sakura
  • 樱花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