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陈荣光】从汽车国到旅游国 日本隐忧浮现

由于全球变暖,樱花的花期也随之变得难以预测。今年花季晚了两周,让笔者遇上了。摄于奈良县的室生寺,建于公元9世纪。(图:陈荣光)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在这些悦志悦神的数字背后,隐藏着潜在的隐忧。

今年四月初,我到日本奈良县进行三个星期的实地佛教历史和遗址调研工作。通过一位朋友的强力推荐,我参观了位于名古屋的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Toyota Commemorative Museum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想必大家对“丰田”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它生产的汽车,在世界各地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而这座纪念馆就是丰田集团的创始地,它不仅保存了大正时代(Taishō 1912 – 1926)的工厂作为工业遗产,还通过真实设备的动态展览和演示,让访客深入体验日本近代发展的纺织机械历史变迁,并了解持续引领现代汽车技术革新的过程。

在名古屋的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Toyota Commemorative Museum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可观赏丰田集团历年来所研发出来的高智能机器人。(图:陈荣光)

丰田的成功与日本经济“奇迹”息息相关。二战后,饱受战火摧残的日本,经历了一段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约1955年至1973年),而丰田凭借其创新的管理模式和对品质的重视,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驱动力。在2008年,丰田汽车销量达到897万辆,创下历史新高,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也奠定它在全球领先的地位。同期,其它制造、化工、电子工业等等都快速增长。

丰田集团于1936年生产的第一辆原型乘用汽车,型号AA Standard Sedan。(图:陈荣光)

转向推动旅游立国

可惜好景不长!自2012,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约6.2万亿美元跌至2024年约4.07万亿美元的新低。为了摆脱国内经济长期低迷的状态,日本政府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将旅游业提升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以促进入境旅游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日本政府雄心勃勃,设定在2030年前,每年接待6000万游客的目标,预计旅游消费将达到15万亿日元(约合1383亿新元)。

只要花点时间做一点资料搜集,就能寻找到游客稀少的美丽景点,欣赏樱花盛开。常被称为花之寺的长谷寺,建于公元686年。(图:陈荣光)

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如放宽签证发放条件、设立国际观光振兴机构、促进机构间协同合作等等,访日外国游客比预期剧增许多。日本观光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接待的国际游客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687万人次,比上一年大幅增长47.1%,为日本经济贡献近44.6万亿日元,比2019年的贡献增加5.7%,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7.5%。

很快浮现的隐忧

无可否认,旅游业的确给日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GDP增长和就业效应,但在这些悦志悦神的数字背后,隐藏着潜在的隐忧。

赴日的外国游客主要聚集在东京圈、京都–大阪圈等地。这种大量游客的聚集,导致这些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超载”和“旅游观光公害”,不仅对景区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不利影响,也严重干扰了当地交通和居民的日常生活。

与其到东京、大阪和京都与成千上万外国游客和当地赏樱客挨肩擦背,不如到低调的名古屋,在宽敞和舒适的环境里,赏樱更能赏心悦目。(图:陈荣光)

游客常常会在他们的各种习惯和行为中,忽视当地人的感受,比如擅闯私人房宅、猛追拍摄艺妓、在街上边走边吃东西、大声说话、乱扔垃圾等等恶行,也对当地日本人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生活产生影响。向来以礼貌和耐心待客的日本人,逐渐被过多涌入的外国游客耗损了耐性和热诚。此外,语言不通和文化惊吓的缘故,导致很多饮食餐厅和零售业者直接谢绝招待外国游客。

名古屋市科学博物馆最具地标性的设计,是直径达35米、为全球最大的球形天文馆外观。(图:陈荣光)

虽有全面策略性的计划,日本政府却在实际执行和过程中,忽略人民的实际需求,以及其处理大量入境游客的能力。因此,随着日本国内“过度旅游”现象日益严重,如何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保障当地居民生活的可持续性,成为当前极需关注的重要议题。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标签
  • 城市呼吸
  • 日本
  • Japan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