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陈荣光】灾难与圣灵汇集的亚美尼亚

位于叶绿凡(Yerevan)埃里温山丘上的亚美尼亚大屠杀博物纪念馆。流散在世界各处的亚美尼亚后裔会到此献花,哀悼在大屠杀中丧命的150万名同胞。(图:陈荣光)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他们或许拥有和犹太人相同的本质,为了维护自己的民族认同感、领土、信仰和文化,可以不惜一切、奋不顾身地奋斗和对抗逆境。

亚美尼亚(Armenia)坐落在亚洲和欧洲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山脉 (Transcaucasia)南部,北接信奉基督东正教的格鲁吉亚(Georgia),西临土耳其(Turkey),南临伊朗(Iran),东接阿塞拜疆(Azerbaijan)。后三者都是信奉回教的国家。在阿塞拜疆境内西南部有个主权争议的地区叫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Nagorno-Karabakh),简称纳卡,人口以亚美尼亚族人居多,约十二万名。

依据西方学者的理论,普遍认为从公元前4至2世纪,纳卡属于亚美尼亚王国。公元4世纪后,亚美尼亚王国遭受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波斯第二帝国(Sassanid Empire)和伊斯兰帝国分割和占领。纷争到了1920年代仍无休止符。

1994年的高加索地区图(图:CIA - University of Texas Library)

1917年初,俄罗斯帝国爆发革命,沙皇的君主制统治告终,高加索地区也划分为格鲁吉亚人、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各自自治的国家。亚美尼亚族人占多数的纳卡地区,却被隶属于苏维埃阿塞拜疆国,而非归属同族人管辖的苏维埃亚美尼亚国。不知当时的领导者是刻意还是无意地采取此行政区划分策略,以致日后亚美尼亚、纳卡和阿塞拜疆的冲突连绵不断。

在时尚大街遇上示威

傍晚时分,我在叶绿凡(Yerevan)的时尚大街Abovyan Street漫步,听见不远处传来一波波震天动地的咆哮声。

出于好奇,我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前去。走不到几十米路,我就被摩肩接踵的人潮挡了路。眼前的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只见人群高举“种族灭绝阿尔萨赫!”和“尼科尔离开亚美尼亚!”等抗议标语,并共同高喊“解放纳卡!”口号。现场不时有愤怒的抗议人士和维安人员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

亚美尼亚(Armenia)青年们在叶绿凡(Yerevan)市政厅后准备标语,参与抗议阿塞拜疆(Azerbaijan)以军事侵占他们同胞的家园。(图:陈荣光)

搞不清楚状况的我感觉形势不妙,就通过大道旁的侧巷试图离开混乱的场面。市中心的公共交通系统因示威活动全面瘫痪!我也只能依赖双腿走了3公里路回到民宿。

回到民宿,听了主人的解释、查阅了世界各大新闻报道,才知晓阿塞拜疆违反2020年签署的停火协议,对主张自立政权的阿尔察赫(Artsakh,即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发动大规模军事攻陷。短短几日,十多万名亚美尼亚族人被迫撤离家园,到邻国亚美尼亚避难。数以千计名亚美尼亚抗议者为落难的同胞打抱不平,聚集在市中心,严斥总理尼科尔·帕希尼扬(Nikol Pashinyan)对阿国的侵略过于懦弱无能,要求他下台,也谴责阿塞拜疆试图大屠杀他们的同胞。

一年轻貌美亚美尼亚女生,身披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国”旗,参与抗议阿塞拜疆以武力占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活动。(图:陈荣光)

能感同但无法身受

亚美尼亚人曾于1915至1917年间,经历过奥斯曼土耳其政府系统性种族灭绝的恶行,所以这次阿国的侵略行为,迅速触动亚美尼亚人所有敏感的神经。

他们或许拥有和犹太人相同的本质,为了维护自己的民族认同感、领土、信仰和文化,可以不惜一切、奋不顾身地奋斗和对抗逆境。

这几段回溯历史的简介和亲身目睹的实况报道,不足以完全表达亚美尼亚人在历史长河里所经历的沧桑与伤痛。在国泰民安环境下生长的人们,对亚美尼亚人的遭遇和悲哀,也许有“感同”,却无法完全“身受”。

与其在城市里白等抗议和暴动活动停息,不如暂离世俗纷扰事,到郊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净化一下身心灵!

在阿扎特山谷 (Azat Valley) 入口处是中世纪建造的格加尔德修道院(Geghard Monastery)。(图:陈荣光)

我的下一站是叶绿凡以东约30公里的加尼村(Garni)、格加尔德修道院(Geghard Monastery)和上阿扎特山谷(Upper Azat Valley)。

那里有古希腊罗马式的建筑,与明媚自然风光浑然一体的UNESCO世界文化遗产和远途徒步者欣喜的山谷丛林。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标签
  • 城市呼吸
  • Armenia
  • 亚美尼亚
  • 民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