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福泽乔】从VTuber到虚拟网红 AI世界商机处处

人气虚拟模特imma因为长得“更逼真”,举止也很优雅,而受到商家们的喜爱。(图:互联网)

创造出虚拟网红与经营虚拟网红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随着ChatGPT、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生成型AI(Generative AI)出现惊人的进步,许多企业以及个人都希望能在里头找到新商机。

日本一家新创公司Aww最近开发出一款叫做imma的虚拟网红。负责市场行销的佐田晋一郎说,2016年他们看到了硅谷新创公司开发出一款叫做Lil Miquela的虚拟网红,引发了网络媒体广泛讨论,进而让许多名牌服饰对Lil Miquela产生强烈兴趣,造就了Lil Miquela虚拟网红率先进入商业广告领域的先锋地位。

几乎在同一个时期,日本也推出了虚拟的二次元Vtuber“绊爱”(编注:Vtuber是Virtual YouTuber的缩写),同样在日本国内造成轰动。

于是,Aww的两名共同创办人守屋贵行与岸本浩一在2018年启动imma项目。
 

诞生于2016年的二次元人物绊爱(Kizuna AI)是公认的第一位虚拟YouTuber,也称VTuber。

虚拟网红背后的挑战

守屋贵行希望让imma比Lil Miquela更接近人类的样貌,最好让人们几乎感受不到她身上的CG(Computer Graphic,电脑绘图)以及科技感。佐田说:“当我们推出imma之后,立刻收到泰国以及不少南美国家的反馈,他们觉得imma不但逼真,而且举止非常优雅,就像邻家的女孩一样。”

Aww把imma定位为虚拟模特儿,她现在不但在Instagram(@imma.gram)上有将近40万粉丝,如果把其他社群平台全都加进来,粉丝人数也已经超过200万人以上。现在,就连BMW Japan(日本的宝马汽车公司)也找imma代言。BMW Japan资深经理京谷麻矢说:“虚拟模特儿本身不会有丑闻翻车的顾虑,也让我们在进行市场行销时,能更加安心。”
 

日本宝马公司任用imma为宝马电动汽车代言人。(图:互联网)

想要开发一个接近真实视觉效果的虚拟网红并不容易,不但需要有Vtuber的技术,还要有CG美感才能够完成。佐田说:“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能够称得上虚拟模特儿的产品不多的主要原因。”Aww的岸本浩一长期经营CG制作公司,他也负责日本知名音乐团体X Japan Hide的复活演唱会,以及2019年NHK红白大赛中“AI美空云雀”的CG制作,有了过去这些基础经验,才能有现在imma的栩栩如生。

人气与反感并存

不过,创造出虚拟网红与经营虚拟网红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佐田说:“既然 imma 具有人类的形象,那她就跟正常人一样,会有喜欢她的人,也一定会有不喜欢她的人。”

佐田经营imma的前提是,绝对不能让粉丝失望,所以只要不是imma人设会喜欢的事情,或是与imma世界观不符合的合作案子,佐田都要帮忙把关回绝。Aww也因此婉拒了至少超过七成以上的合作机会。

不过透过生成型AI产生的虚拟网红,也不是都没有争议的。今年6月,一家出版社曾经打算推出由AI创作的少女写真集,却因为著作权的问题最后只好下架。对于这项争议,佐田认为,无论哪个市场都存在所谓的“技术成熟度曲线”,从新科技诞生的躁动,再从过高期望的高峰值掉落到泡沫化的低谷,最后才能缓步爬升,一直到能够有实际产值的高原期。“现在的生成型AI技术也是一样,在热潮出现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大量低质量的商品。”

打造真正的虚拟艺人

佐田认为,从生成型AI市场来说,虽然还处在黎明期的阶段,但是他相信未来的市场需求会更扩大。佐田说:“在中国,生成型AI的虚拟人类市场正在蓬勃发展,甚至已经有部分电商开始使用虚拟人类进行带货服务。”
 

日本新创公司Aww正在打造日本第一位虚拟明星艺人ANOME。(图:互联网)

所以,Aww公司下一个主题项目,是要开发一款叫做ANOME的虚拟明星。Aww会透过最先进的3D电脑绘图技术以及Unreal Engine等工具,打造日本第一个虚拟明星ANOME,她不但可以上节目演出,也能进入电影、游戏以及舞台剧场当中,成为一个真正的虚拟艺人,开创虚拟人类全新的娱乐世界。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标签
  • 城市呼吸
  • 日本
  • 虚拟网红
  • AI Influencers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