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筹划到抵达阿富汗的整段过程是漫长的。
首先,有关阿富汗的资讯本就稀少,好不容易联系上阿富汗驻日本、印尼和杜拜的大使馆,申请签证却被拒,理由是阿富汗局势不稳定,不宜旅游。可是,每当我在网络上看见外国游者在那里旅游的视频,心中不免滋生嫉妒和不甘。 我百折不回,耐心等待时机。
10余年的等待和努力
几年后,千辛万苦地在吉隆坡办妥签证,又安排了机票和住宿,却遇上了新冠疫情,接着更发生美军突然撤离阿富汗,塔利班重掌政权。这一连串的事故接二连三打乱我的计划。不过,去阿富汗完成实地佛教遗迹研究的决心仍然坚定。 历经10余年的挫折和等待,我终于成功踏上前往阿富汗的旅程。

作者在巴米扬山谷(Bamiyan valley)的一个洞穴。(图:陈荣光)
飞机在喀布尔(Kabul)机场跑道滑行时,我透过飞机窗户看见航站楼,脑海里不经意浮现当时各大新闻台不间断播放的恐怖画面:有人群在机场落荒而逃、在攀爬舷梯试图强行登机逃离,或是从美军机上坠下身亡。每个画面都令人揪心。
而眼前的实景和脑海里的画面截然不同,机场空荡荡,只有几位地勤人员在机坪如常工作。原以为在通关的时候会被拒绝入境、遣送回国,出乎意料,我顺畅地通过文件和行李检验,就走出了入境厅。一阵欣喜涌上心头,我呼了一口气,“终于到了!”

作者摄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山丘上。(图:陈荣光)
一路百感交集
因担心无法在机场兑换阿富汗尼(阿富汗货币名称),所以出发前就安排好酒店的接送服务。
从机场到位于市中心的酒店仅仅6公里的路程,全程我的眼睛离不开车窗外的景物。一路两旁都是不高于两层的店屋,在街道上活动的,绝大部分是男性,不分年龄都穿着同样款式的服装,上身是稍微长过膝盖的长袖大衬衫,下身是又宽又长的裤子。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街上一隅。(图:陈荣光)
很多个子矮小、看似还在念小学的男孩,在繁忙混乱的街道上,推着堆满沉重货物的拖拉车,穿梭于拥挤的马路,和往来的车子挤成一团。恶劣和混乱的环境迫使很多小男孩放弃学业,打苦工赚取微薄的工资来补贴家用。我顿时想,我国有多少孩子像他们一样,需要为基本生计辛苦劳作?

许多小孩得打工补贴家用。(图:陈荣光)
我入住酒店时已天黑。从酒店的顶楼餐厅可眺望喀布尔市中心的景色,整个城市是昏暗的,四周幢幢楼房照射出稀疏微弱的灯火,马路无灯光,只能靠一串串闪烁的车灯速绘出市中心的路线图。喀布尔的夜色犹如布满星月银河的夜幕,看似浪漫却隐喻阿富汗黯淡苍凉的现状。

喀布尔市中心的夜晚。(图:陈荣光)
我才到达阿富汗不过几个小时,心绪起伏大,一时兴奋一时惆怅不已。我踏遍世界80多个国家,唯有这趟阿富汗之行让我百感交集,感慨万千。接下来在阿富汗的日子里,我又会有什么际遇呢?虽然心有些许害怕,我仍然期待着。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