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搬到德国正好满30年。这几年,德国的夏天总让人有宛如亚热带国境之感,两年前甫购置了书房的电风扇,因为摄氏30度以上的日子已非偶发。孩子下课回家吃午饭后,我也告诫他们下午4点前最好不要出门,以免中暑,思绪仿佛回到儿时的台湾,母亲对我们的叮咛。高温让电扇带出的风依然焚热,整个人都进入节能模式,就怕多耗一丝一毫的热量,连脑袋瓜都想休憩。
随兴给了chatGPT一个灵魂拷问,“人为何要离开家乡去外地“。
chatGPT 秒回8大理由,最后写了“总之,每个人离开家乡去外地的原因都是个人的、复杂的,可能涉及多种因素。无论是为了追求机会、学习、家庭或其他原因,这种决定都可能对个人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我继续问,“有可能是为了想找到懂得自己的人吗?”chatGPT回答:“是的,离开家乡去外地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寻找与自己相似或能够理解自己的人。”
是的,这种寻找理解的心情,不禁让我想到了52赫兹鲸鱼的故事。
无法解释的52赫兹
1989年某日,北太平洋。
美国海军的水下监听系统(SOSUS)如同往日般执行着日常任务,遍布海底的水下听音器运用电缆正回传讯号,随时监测苏联潜舰航行时发出的噪音,确保能提早一步确定敌军接近的踪迹,此时美苏对抗的冷战其实即将进入尾声。
然而,此刻却截收到了不寻常且无法解释的讯号,一连串52赫兹的讯号突兀地显示在持续打印的频谱图中,专家们迅速回播声源尝试辨识,这声音听起来像是一种既悲伤又深沉的哀鸣,排除了风浪与船舶的噪音,极可能是生物噪音。
海军将这些机密纪录与科学家分享,以求能够解开这个谜团。来自麻省的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的海洋哺乳类学家瓦特金斯(Bill Alfred Watkins)推测这些讯号可能源自鲸鱼。自此,他持续追踪,直到2004年告别人世的前几个月,他与研究伙伴把多年来追寻《52赫兹》的研究成果,正式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鲸鱼会以低频的鸣叫与歌声,在海洋里寻找同伴。只是这头鲸鱼的歌声不寻常,因为它所发出的52赫兹,有异于蓝鲸(10-40赫兹)以及长须鲸(50赫兹)。因此,这头被昵称为“52赫兹”的鲸鱼,其实正用着其他同类听不到的频率在鸣叫。
故事渐渐地流传开来,2013年,英国媒体写道:“因为它独特的音频,这头鲸鱼注定不能被同伴听懂,只能孤独终老”。于是,人们又给了它“最孤独的鲸鱼”一称,成为世人心中的“孤独象征”,激发许多文化人的灵感,将其纳入作品面世,其中还包括韩国男团BTS为它写了首歌。52赫兹成了世上最著名的动物明星,即便人们不知其长相,却能不约而同地表示理解它的寂寞,仿佛硕大的身躯,承载了世上所有的忧伤。
在人们心中寂寞了20多年
52赫兹现在还好吗?
2004年后,52赫兹消失沉寂了一段时间,人们推测它可能已经走完生命终点回归大海。正当大家哀悼时,海底又再度传回那独特的哀鸣,只是频率逐年微降。意外的是,数年后,人们收到的讯号突然不再孤单 —— 居然有多头鲸鱼同时发出这个独特的频率。科学家推论,这头在人类心中寂寞了20多年的52赫兹,可能原本就不孤独,只不过离开了原属鲸群,独自游荡了些日子。
人类浪漫的想象赋予了故事丰厚的生命力,反映的却是自身孤独情感的投射,以为自己也像那头52赫兹鲸鱼在深海巡游,一遍又一遍地鸣叫,试图寻找这世界的回应。
“妈,你今天有煮绿豆汤吗?”孩子走进书房问道,也将自己的情绪拉离52赫兹的频率。夏日炎炎午后,来碗冰镇的绿豆汤是幼时对母亲贴心的甜蜜回忆,是30年来连系自己与故乡的千丝万缕之一,当然希望能传承下去,与孩子共享。
我相信52赫兹鲸鱼只是对外面的世界好奇,暂时脱队,而且内心从未真正离开过。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