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州培育全球首个袋鼠试管胚胎 助力濒危物种保护

示意图。(图:iStock)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澳大利亚科学家成功通过体外受精(IVF) 技术培育出全球第一个袋鼠胚胎,这一突破性成果被认为未来或有助于拯救濒危物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研究团队首先在实验室中研究了袋鼠卵子和精子的发育过程,随后利用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将单个精子直接注入成熟卵子内,从而成功培育出袋鼠试管胚胎。

研究负责人安德烈斯·甘比尼(Andres Gambini) 表示,该技术未来有望应用于濒危的有袋类物种,研究团队的最终目标是保护它们,如无尾熊(koalas)、袋獾(Tasmanian devils)、北方毛鼻袋熊( northern hairy-nosed wombats)和负鼠(Leadbeater’s possums)。

他说,这些动物以其独特的育儿袋,成为澳大利亚珍稀动物群的标志性特征。由于对有袋动物的研究较少,获取相关资料存在一定挑战。

这项研究成果对澳大利亚的生物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尤其是该国的濒危物种不断减少,迫切需要保护特有物种。根据澳大利亚入侵物种委员会(Invasive Species Council) 的数据,自欧洲人在澳大利亚定居,已至少 33 种哺乳动物灭迹,灭绝率高于其他大陆。

尽管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东部灰袋鼠(eastern grey kangaroos)并未濒临灭绝,但该国许多有袋类动物正面临生存威胁,其中包括无尾熊和袋獾等标志性物种。

据报道,澳大利亚政府于2022年发布了一项为期十年的物种保护计划,以防止更多物种灭绝,其中包括保护超过 30% 的陆地面积和 110 种优先保护物种。

根据澳大利亚自然保护基金会(Australian Conservation Foundation)于2023年的报告,澳洲有超过2200种动植物及生态系统被列为濒危物种。

订阅电邮简报

订阅电邮简报

每日接收头条新闻内容

Subscribe now
相关标签
  • 袋鼠胚胎
  • IVF
  • 濒危物种
  • 澳大利亚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