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侧记 | 蔡可涵】混合采访区的所见所闻

图:Akmal Ayub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我不是最年轻的,但今天的我比明天年轻。
倪夏莲 卢森堡乒乓选手

选手比完赛后,必须经过混合采访区才能离开赛场,所以基本上运动员一下场,首先看到的就是媒体记者们。让我感动万分的是,一些选手看到自己国家的记者,就如战士凯旋归国后,看到来自家乡的亲人,双方击掌拥抱,最后甚至聊到热泪盈眶。

作为第一次采访体育新闻的记者,进入混合采访区和我国选手近距离访问,对我而言已经是一件很新鲜的体验。

图:Akmal Ayub

面对只见过一次,甚至是初次见面的选手,我只能尽所能让他们敞开心房。竞技体育有喜有悲,但愿有一天我也能做到和这些记者前辈一样,走进受访者心里,感同身受,写出有温度的故事。

郭勇、周靖祎英语华语无缝切换

我国选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只有18、19岁的乒乓选手郭勇和周靖祎。年纪轻轻的他们,除了在赛场上面对劲敌不退缩,下了场后看见媒体“长枪短炮”拍摄和采访,也展现出风度和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两人更是英语、华语无缝切换,表达真挚流畅。我已经能够看到这两位新星未来世界乒坛上发光发热的样子。

图:Akmal Ayub

图:Akmal Ayub

另外,羽球女单选手杨佳敏在输掉16强后,受访时心碎落泪,调整情绪后,继续坚强传达她想为国争光的渴望和不甘。

场外,杨佳敏的父母和男友焦急地在围栏外等候。一见到至亲的她像个小女孩一样扑进他们的怀中,卸下背负在肩上的沉重使命。

图:Akmal Ayub

在观看比赛时,我一直在感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真的很强大,备战时坚持不懈、比赛时面对人海沉着应战,战败后还需调适重新出发。运动赛事比体力,更比心理韧性。不论战绩如何,他们都是最令人敬佩的。

“今天的我比明天年轻”

一天上午,我在乒乓球赛场的采访区,等候我国乒乓选手曾尖结束比赛后进行访问。站在我身旁的是来卢森堡的电视记者,他的采访对象很特别,是本届奥运会上年龄最大的乒乓球选手,倪夏莲。

当时我正全神贯注盯着比分构思采访问题,却不时被这名刚输了球,却比任何人都雀跃热情的61岁“乒乓奶奶”给吸引,忍不住拿起手机从旁“偷拍”。

图:Akmal Ayub

“我不是最年轻的,但今天的我比明天年轻。” 她对着镜头这么说。

常常抱怨快踏入30岁,很多想做的事都来不及做的我,听了这番话羞愧不已。我好像逐渐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迷失了方向。所幸今天有机会站在奥运舞台的下方,感受这些内核强大的顶尖运动员,向我们传递的奥林匹克精神。

倪夏莲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年龄多大,要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才能在生命旅途中留下精彩的足迹。

有关更多巴黎奥运2024的最新消息,请点击《巴黎奥运2024》专页

想看到最全面的巴黎奥运2024实况转播?点击www.mewatch.sg/paris2024了解更多。
 

相关标签
  • 巴黎奥运2024
  • 2024年巴黎奥运会
  • 巴黎奥运
  • 2024 Paris Olympics
  • Paris Olympics
  • 采访侧记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