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脑性麻痹与听障 陈雁仪再征残奥:“父母的支持成就了今天的我”

陈雁仪将再次代表我国出征于法国巴黎举行的残奥会。 (图:陈雁仪、新加坡残障运动理事会)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我国马术女将陈雁仪(Laurentia Tan)在年仅十个月大时被诊断患有脑性麻痹,四岁被诊断为重度听障(profoundly deaf),让父母深受打击。尽管成长道路不容易,她仍克服重重障碍,成为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史上第一位获得马术项目奖牌的亚洲女性。本周三,她将再次代表我国出征于法国巴黎举行的残奥会。 

45岁的陈雁仪接受《8视界新闻网》专访时表示,她十个月大时被诊断有脑性麻痹后,医生告诉她的父母她将变成植物人,并建议他们把她送进医疗机构,但她的父母没有放弃她,拒绝听取医生的建议。 

以我对我父母的了解,我可以想象,他们希望可以照顾我,并观察我的潜力。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今天的我。”  

陈雁仪和父母亲。(图:Instagram/Laurentia Tan)

陈雁仪在七岁时,父亲被外派到英国工作,她便跟随父母移居英国,11岁时被送往寄宿学校。 

她的行动虽然比别人慢、走路不稳且总是跌倒,但朋友们都会配合她的步伐。 

比如说,我们在玩‘抓人’的游戏时,朋友们会用跳的而不是跑步来抓人。” 

在寄宿学校时,她也学会独立生活。寄宿学校的场地很大,不同建筑物之间都隔了一段距离,她要从一堂课到下一堂课时,就要从一栋建筑物到另一个建筑物,对行动不便的她来说十分累人。 

所幸学校理解她的情况,重新安排了整所学校的时间表,让她大部分的科目都在一间教室里进行,不必走动太多。 

陈雁仪(第二排,中间)小时候在英国和同学的合影。(图:Instagram/Laurentia Tan)

起初为治疗而骑马 后来成为残奥会奖牌得主 

陈雁仪在五岁时第一次接触骑马。当时,物理治疗师建议她骑小马来帮助增强核心、背部和腿部力量。她定期接受治疗,直到 18 岁上大学为止。 

大学毕业后,她开始工作,共有长达八年的时间没有骑马,她发现自己十分怀念骑马,因此又重拾这项活动。 

有着骑马天赋的她在重拾骑马的十个月内,于2006年参加了盛装舞步比赛,很快就通过了地区赛,并在英国全国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 

在隔年,她代表我国参加在英国哈特普里举行的 2007 年残疾人盛装舞步世界锦标赛。 

她坦言,当时她并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很荣幸能代表新加坡参赛。为此,她与教练一起刻苦训练,并在赛事中夺得第三名,成绩足以让新加坡获得参加 2008 年北京残奥会的资格。 

就这样,陈雁仪不断闯关,在2008年和2012年残奥会的个人自选动作项目中,分别拿下铜牌和银牌。她也在这两届赛事中,夺下盛装舞步个人赛铜牌。

接下来,她将再次代表我国出征于本月28日至98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残奥会。 

陈雁仪在2012年残奥会的个人自选动作项目和盛装舞步个人赛中,分别拿下银牌和铜牌。(图:Team Singapore 官网、Facebook/TODAY)

来回英国和德国为残奥培训  上个月肩膀骨折康复中 

毕业于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并获得酒店管理和旅游荣誉学位的陈雁仪,刚在今年3月完成心理健康实践研究生证书课程。 

在过去的两年里,她继续在德国和英国定期接受培训,学习和训练日程安排得十分密,每三到四个星期就要到德国受训。 

她原本今年7月要参加比赛,但却不慎跌倒导致肩膀骨折 ,被告知需要十个星期才能完全康复。她上周才开始使用骑马模拟器,本周开始骑马,目前也靠伸展运动和锻炼,保持身体柔软灵活。 

我的培训计划被打乱了因此不尽理想。面对2024年巴黎残奥会,我会一如既往地全力以赴,争取和Coco(专属马匹)取得个人最好成绩!

我国派出的十名运动员将在巴黎残奥会上角逐马术、射箭、射击和游泳等项目。  

从小被人投以异样眼光 但都不理会 

陈雁仪因表现杰出,于去年获颁吴作栋协立奖成就奖(Goh Chok Tong Enable Awards (Achievement) )。吴作栋协立慈善基金旨在通过三方面为残障人士提供对社会做出贡献和融入社会的机会,这包括提供经济援助,支持他们实现抱负,并颁发奖项以表彰残障人士的成就和肯定他们的潜力。

基金由新协立管理,新传媒鼎力支持。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是基金的赞助人。欲通过吴作栋协立慈善基金给予残障人士支持请浏览 GCTEnableFund.sg

陈雁仪也分别在2008 年和2012年,荣获公共服务奖章  Pingat Bakti Masyarakat)和公共服务星章(Bintang Bakti Masyarakat)。

她勇于克服挑战,为国争光,其人生经历证明了只要得到支持,残疾人士也能闯出一片天。 

我国社会在过去的20年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年前,人们会把那些因为残疾、神经多样性或疾病而看起来‘与众不同’的人,视为可耻的。因此他们常常会被‘藏在家里’。我记得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时,在新加坡的社区里也很少看到残疾人士,我也经常会被人盯着看,但我学会了不理会他人的眼光。” 

她表示,一直到2008年,当她和我国泳将叶品秀在残奥会上赢得奖牌后,人们才渐渐意识到,原来残疾人士也有能力。 

之前,残奥会选手只能依靠家人的支持。现在,我国在为残疾人提供的支持、管道和设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例如,新加坡残疾人体育理事会和吴作栋协力基金等组织不仅提供财政和福祉支持,还致力于提高意识和宣传,展示残疾人士取得的成就。” 

陈雁仪和新加坡残疾人骑马协会的义工们分享心得。(图:Instagram/Laurentia Tan)

积极提倡更具包容性的社会 

接下来,陈雁仪希望继续提倡更具包容性的社会,包括推出更多能让不同能力的人士一起参与的活动和节目。 

我在美国的《与星共舞》节目,以及英国的《冰上之舞》或《舞动奇迹》节目中就看到过这样的例子。名人会与专业人士配对,在他们的舒适范围以外的领域学习舞蹈动作。残奥会运动员和聋哑演员也曾参加过这些节目。

她表示,自己非常乐意就残疾和心理健康课题发表演讲和与观众进行问与答。 

人们对残疾人士的意识和理解增加后,也许社会的接受度和包容度也会跟着提高。

有关更多巴黎残奥的报道,欢迎浏览《巴黎残奥2024》专页。

欲观看新加坡健儿在巴黎残奥2024赛事的免费直播或重温比赛视频,以及本届残奥的精彩赛事,请点击mewatch了解更多。

相关标签
  • Laurentia Tan Yen-Yi
  • 陈雁仪
  • 马术
  • 残奥会
  • Paralympics
  • 吴作栋协立奖
  • Goh Chok Tong Enable Fund
  • 巴黎残奥2024
  • 巴黎残奥会
  • 残奥
  • Paris Paralympics 2024
  • Paralympic Games
  • 我和你一样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