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一名妈妈怀胎23个星期生下早产儿,由于宝宝面对诸多的健康问题,曾一度令她感到非常绝望与自责。所幸宝宝在三个月后战胜病魔,目前茁壮成长,让她直呼孩子是个“奇迹宝宝”。
38岁的温寅蔚来自吉隆坡,从事金融业。她告诉《8视界新闻网》,她今年3月多得知自己怀孕,除了怀孕初期“见红”以外,整个过程都还算顺遂,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直到她怀孕23个星期时,她出现了阴道出血、羊水渗漏和严重失禁等问题。
她在9月1日到医院进行例行检查时,医生告知她有细菌感染和尿路感染,因此给她开了抗生素,希望能帮助治疗感染,并保护好胎儿。
不过,她回到家吃了药后,突然却感到子宫收缩,开始阵痛,“仿佛就要生了”,立刻赶回医院检查。
“当时医生给我打了针,希望可以推迟让孩子出生,因为当时怀孕才23个星期,孩子可以留在妈妈肚子多一天,都是好的。”
不过,医生隔天检查时发现,细菌已经侵入了子宫里,因此不能再延迟,只能当天就把孩子生下来,但存活率不高。
“那时候我的心情是很绝望的,因为医生说如果是23个星期的早产儿,她的存活率很低,只有30%。那时候我们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想说就可能要放手了。”

宝宝林紫棋出生时只有540克,身长28公分。(图:受访者提供)
宝宝的重量就像一包糖
温寅蔚坦言,她通过自然生产将宝宝生出来时,原本想说孩子“应该没了”,万万却没想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非常洪亮”,令她顿时感到心痛,求助医生给宝宝机会生存下来。
宝宝林紫棋出生时只有540克,身长28公分。温寅蔚形容,她的重量就好像一包500克的糖,皮肤是半透明、半红色,眼睛也没有开。
她透露,看到孩子小小的身体需要插着多条管子,当下她感到很内疚。
“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为什么没有照顾好自己,除了害到自己,还害到女儿,一直都很责怪自己。当时我和我先生也很绝望,以为她就这样没有办法活下去了。”

温寅蔚透露,看到孩子小小的身体需要插着多条管子,当下她感到很内疚。(图:受访者提供)
她也指出,当时医生与护士就在旁开导,让温寅蔚与丈夫都一定要坚强起来,才能够成为孩子坚持下去的动力。
“医生说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能量,我也告诉我自己一定要坚强,如果我倒下、抑郁的话,我的孩子怎么办?我没有人奶给孩子的话,孩子的健康怎么办?”
“超级早产儿”变身小战士 战胜病魔
与其他早产儿一样,宝宝林紫棋一出生就有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同时因为肺部未完全发育,必须使用氧气筒,并住在保育箱内。由于感染到细菌,医生也给了她抗生素。
温寅蔚透露,医生有说宝宝出世后的三个星期是关键,许多早产儿会因为对抗不了病魔而离世,因此她非常担心,因为毕竟宝宝是“超级早产儿”。
“我们每天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因为医生也不敢确定明天会怎么样,我们几时可以出院,只能希望宝宝可以度过难关,稳定下来。”

出生两个月后的林紫棋牵着父母的手。(图:受访者提供)
所幸宝宝林紫棋凭借自己坚定的意志力,并在医生与护士的照料,以及父母的爱与关怀下,度过了难关,奇迹般地生存下来。经过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她目前茁壮成长,体重已达2.6公斤。
温寅蔚说,宝宝的动脉导管在一个多月前闭合,目前也不用再使用氧气筒,令她万分庆幸。
“她真的一个‘奇迹宝宝’来的,很难得的奇迹,医生和护士都说她的战斗力很强。”
不过,她目前仍无法出院,正在慢慢地学习如何自己吸吮,并自己进食。

宝宝林紫棋近日穿上圣诞服装,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度过圣诞节。(图:受访者提供)
父母背负着昂贵医药费 网上众筹求助
温寅蔚表示,虽然看到宝宝度过难关,心头上的大石总算放下了,但由于宝宝从出生就住院,至今住院已有将近100天。
她透露,他与丈夫原本决定到当地私立医院进行产检与生产,因为当时心想如果孩子足月生产的话,所有费用还能应付,但万万没想到孩子是“超级早产儿”,并累积了35万令吉(约10万新元)医药费。
“孩子一出生后,我们就打算转到公共医院,但是公共医院也有很多婴儿,床位爆满,拖了两个月半,我们才转到了现在的半政府医院。”
温寅蔚说,她通过朋友得知有网上众筹平台可以帮忙筹款,目前正通过本地平台Give.Asia来筹集医药费,而所筹得的款项会由Give.Asia直接交给医院。
此外,她也希望宝宝林紫棋的故事,能够给予正在面临经历相同处境的早产儿父母一点鼓励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