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务农人口下降 农业未来发展引关注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印度尼西亚已经取代越南和泰国,成为东南亚最大稻米生产国,而且今年的生产目标还将比去年高3%。不过印尼的务农人口正在减少,当地农业的未来发展以及能否持续满足国家粮食需求引起了关注。

印尼的粮食安全达到历史性的里程碑,由于稻米产量激增,国家库存米量超过420万公吨。当局表示还在努力增产稻米,但一些因素如不平等分配影响了进度。伊斯纳和卡卡夫妇俩的稻田每年可收割至少三次,每次1.2公吨。每三个月赚取90多美元的收入。

两人表示希望能获得当局的援助,例如提供资金和购买稻谷,让稻米收购价标准化。为了提高稻米生产,当局增加了肥料津贴、提升农业机械化,并调高了稻米的底价。

不过观察家指出要持续做到自给自足,必须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环境各个层面,同时有强力的政策来支持农业和农民。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印尼和东帝汶代表拉詹德拉亚尔说:“按照农业普查,印尼80%的农民年过40岁。所以他们20年后就是60岁,所有农民都在老龄化。除非我们能保持农业的人力,否则将无法维持产能。”

印尼的农民在2023年达到2800万人,20年之间锐减了两成,当中1500万人是粮食作物种植者。

订阅电邮简报

订阅电邮简报

每周接收最新教学素材

Subscribe now
相关标签
  • 稻米生产国
  • 稻米产量
  • 农业
  • 稻米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