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本地制造业共发生60起致命和重伤事故,年比锐减32起。
人力部公布的上半年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报告显示,尽管建筑业、制造业以及运输和仓储业仍然是造成死亡和重伤事故的三大行业,但在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安全与卫生情况持续改善的推动下,这三个行业造成的致命和重伤事故比率,年比下降了9个百分点,到54%。
建筑业仍是造成死亡和重伤事故最多的行业,占总数的26%。其中,较大规模建筑工地的死亡和重伤事故,年比增加三起,到31起,但仍远远低于2022年同期的43起。
另外,今年上半年共发生11起极有可能造成多人伤亡的职场危险行为事故,年比少了1起。引发这类事故的主因仍是结构坍塌或罗厘起重机等设备故障,以及建筑和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爆炸物或易燃材料引起的火灾和爆炸。
同期也发生473起职业病个案,年比减少180起。当中超过六成的职业病是由噪声引起的失聪,其次是同工作有关的肌肉骨骼疾病(26%)和职业性皮肤病(7%)。
整体而言,今年上半年,本地共发生1万零691起工伤事故,其中19起为致命事故,整体工伤致命率维持在1的低水平,也就是每10万名员工有一人因工伤事故丧命。
目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只有英国、荷兰、瑞典和德国的工伤致命率保持在1以下的水平。
此外,同期有293人在职场受重伤,重伤率为每10万名员工有16人,低于去年上半年的17.4和下半年的16.1。
人力部说,尽管在确保职场安全与卫生方面取得进展,但不会因此放松执法力度。今年上半年,当局对各行业进行了3000多次稽查,包括建筑、制造和海事等高风险行业,并特别针对滑倒、绊倒和摔倒、机械安全和高处坠落等重点领域进行了稽查。
当局在《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法令》下,对7000多起违例事故采取了执法行动,包括开出717个总金额超过140万元的销案罚款,以及22个停工令。
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扎吉哈早上走访工厂时表示,当局去年实施更严格的稽查,违规记分制度也取得成效。
扎吉哈说,违规记分制度让有意参与竞标公共项目的企业重视他们的安全记录。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政府承包了新加坡超过一半的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