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伏网站”看似无杀伤力 但蓄势待发不容小觑 (22/10/2024)
受访学者指出,被屏蔽的十个网站看似没有杀伤力,实际上是还没发挥作用。
有鉴于2021年通过的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令中没有针对网站采取预防性行动的条款,政府将对法令进行检讨,以确认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内政部和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早前发表联合文告说,十个由外国势力设立的网站因为可能被用来对我国发起敌对信息战,而被我国当局屏蔽。
根据文告,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令并没有相关的条文,当局必须援引1994年广播法令下的第16条文发出指令,禁止本地用户访问这些网站。
根据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令,部长虽然可以发布账户内容限制指示(Account Restriction Direction),但这只针对社交媒体或电子服务供应商,而不是网站。
学者:法令应与时俱进
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副教授陈庆文接受《8视界新闻网》访问时说,这是政府首次以广播法令(Broadcasting Act)屏蔽这样的网站,因为《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令》目前不涵盖网站,他认为这是当局比较谨慎的做法。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和演变,恶意分子也能利用它在短时间内上传人工智能改写其他网站的内容,这个手段也会日新月异,因此法令必须与时俱进,适时修订,才能及时克制。”
他也认为《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令》的适用性虽有必要,但万不可矫枉过正,必须视当前的需求而制定修订的幅度。
政治与风险咨询公司SJK Geostrategic Advisory执行董事萨稀贾古玛(Shashi Jayakumar)博士也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防卫方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首先,这些工具可以迅速且在近乎无需更多费用的情况下,协助恶意分子在虚假新闻网站上发布内容。
“它们也恰巧揭露了现有的一些防备机制已经不足够,因为有些网站已经开始利用深度伪造的照片和影片,来散播假消息。”
他也指出,当初我国推出《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令》和《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令》(POFMA)时,确实引来一些有关言论自由的批评,但他认为,我国的处理方式即便不是完美的,也是大致上正确的,必须以适用于我国的法律作为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