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反映生产和供水成本上升,水价将在明后两年一共调高0.50元。中低收入家庭将会获得补贴,应付水费调涨。
根据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和公用事业局联合发表的文告,从2024年4月1日起,每立方米水价将上调0.20元,至2.94元;之后在2025年4月1日起再调高0.30元,至3.24元。
这意味着,自上一次在2017年调整水价以来,年均涨幅约为2.5%。本地目前的水价为每立方米2.74元。

每月用水量超过40立方米的家庭用户,则须付较高水费,明后年的涨幅分别是0.25元和0.45元。
新生水价格也会分两年调高,每立方米涨幅总计0.17元。
四分之三家庭用户水费涨幅料低于10元
随着政府从2025年4月起全面调高水费,每四户家庭当中,就有三户家庭的每月水费增幅少过10元,这还未把政府津贴计算在内。

同样的,每四个商家当中,包括中小型企业,就有三个商家的每月水费增幅低于25元。
政府将会推出额外财务援助措施,帮助中低收入家庭应付水价和其他生活费上涨带来的压力。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将在明天(28日)做出相关宣布。
所有居住在一房、二房和三房式组屋的用户也可以申请“气候友善家庭计划”下的电子优惠券,抵消安装节水淋浴设备的费用。当局预计,参与上述计划的用户,除了能省水节能,每年还可省下大约50元到150元的水电费。
至于企业则可以善用公用事业局的加强版省水基金,以采用水回收和节水系统和技术,达到减少用水和节约成本的目标。
调涨水价 为未来做好打算
在新加坡,水的定价除了应涵盖水供应和生产时所涉及的费用,同时也应反映未来生产的成本。
即便公用事业局及承包商采取了积极的成本缓解措施,我国生产和供水的成本自2017年已因外部成本压力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其中包括,电力市场的平均电费上涨了约37%,这推高公用事业局的能源成本,因为更频繁使用能源密集型的资源,例如新生水和海水淡化,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而且,本地整体建筑成本也上涨了 35%,而公用事业局必须承担的专项工程,如穿越高度城市化地区的隧道和管道工程的成本涨幅更大。
加上通胀压力和供应链受阻,公用事业局用来处理水和废水的化学品开支增加了约33%。同样地,维修费用也上涨了18%,因为承包服务的人力成本提高了。
随着经济和人口增长,我国的用水需求预计到了2065年会翻倍增长。气候变化也将对本地的集水和进口水带来更大的压力。
为了确保我国水供的安全和可持续性,我国必须维持对供水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并进一步开发可抗御气候变化的水源,如新生水和淡化水。这些水源的能源密集程度更高,生产成本也因此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