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滨尼居民将可从巴刹买到旁边渔场养殖的鲜鱼

本地推出首个设在组屋区的养鱼集装箱,供应新鲜养殖的鱼给附近巴刹的摊贩。集装箱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能提高产量并节省资源,预计每年可生产上千公斤的鱼,加强我国粮食的韧性。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本地首个设置在组屋区的集装箱养鱼场在淡滨尼投入运作,居民最早可在12月底从旁边的巴刹买到新鲜“出缸”的鲈鱼。

名为Our Fish Storey的这个集装箱养鱼场就坐落在淡滨尼11街的淡滨尼圆巴刹附近,步行只要不到五分钟。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马善高、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马炎庆,以及淡滨尼集选区议员兼东北区市长朱倍庆今早(19日)为集装箱养鱼场主持开幕仪式。

Our Fish Storey集装箱养鱼场一年可生产约1200公斤的翡翠鲈鱼。(图:许凯菱)

一年可产1200公斤鲈鱼

这个循环水养殖系统由淡滨尼市镇理事会和本地公司Aqualita Ecotechnology合作推出,能够在安全、可扩展且可持续的情况下养殖翡翠鲈鱼(jade perch)。

淡滨尼是本地第一个设置集装箱养鱼场的市镇,为居民带来“从农场到餐桌”的生活体验。

这个占地15平方米的20英尺集装箱一次可养殖多达700公斤的鱼,并且在一年里生产约1200公斤的翡翠鲈鱼。

由于养鱼场就在巴刹附近,运输时间和成本将可大大降低。淡滨尼圆巴刹商联会将会跟当地鱼贩合作,出售养鱼场养殖的鲈鱼。

Aqualita Ecotechnology和淡滨尼市镇会也会跟义工组织合作,确保较低收入家庭以及有需要的居民,能够享用到新鲜且有营养的鱼。

生产力可提高25%

Aqualita Ecotechnology技术总监吴振兴指出,这个系统能够将生产力提高约25%。“有了这个系统,我们就能够降低鱼产的死亡率,并且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以及更短的时间内,养殖的更多的鱼。”

Our Fish Story也是“淡滨尼种植年”(Tampines Goes Farming)计划的一部分,而这个计划皆在协助我国达成新加坡“30·30”愿景。

吴振兴表示,有了这个系统就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在社区里养殖鱼类。“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项计划,吸引更多人进军农业,同时培训他们创办新的养殖场,从而增加产量,协助新加坡实现‘30·30’愿景。”

相关标签
  • 集装箱养鱼场
  • Urban Fish Farm
  • 淡滨尼市镇理事会
  • tampines town council
  • 马善高
  • Masagos Zulkifli
  • 许宝琨医生
  • Koh Poh Koon
  • 马炎庆
  • Baey Yam Keng
  • 朱倍庆
  • Desmond Choo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