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业者SMRT使用人工智能监测列车运行和管理维修取得成效,以往工作人员接到噪音投诉后需要几天进行检查和应对,如今只须几个小时便可找出问题根源。业者接下来会继续通过人工智能进一步加强地铁系统的可靠性。
一旦列车运作出现延误等问题,系统就会立刻通知工作人员。SMRT在地铁环线和金泉车厂采用的人工智能监测系统,有效地把环线地铁延误超过五分钟的情况减少30%。这个在今年4月投入运作的维修工程中心则使用科技来监测和分析地铁设施,在出现问题前可进行预测性维修。
地铁环线运营控制中心副总监卢政维说:“我们在研发多一个新的功能,就是把车站人员的资料放到Overwatch系统,在通讯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列车人员)手机的电话号码,第一时间跟他联系,如果没有这个功能的话,我们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SMRT星期三召开记者会公布最新年报。截至今年3月底的2024财年,SMRT地铁的营收同比上扬9%,达8亿8670万元。不过SMRT指出,人力和电费成本增加抵消了部分的营收增长,税后净利只有750万元,净利率为0.8%。
公共交通公司主席佘文民说:“电费成本在过去还没发生俄乌战争前,大约是1亿多元,然后增加一倍到2亿5000万元,过后又跌到约2亿元。但如果跟早期的1亿多元相比,还是增加了一倍。”
SMRT也指出,地铁乘客量已回到冠病疫情前89%的水平。平日地铁平均乘客量达209万9000人次,同比增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