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理:认为新加坡将永远储备金充足是“最大的误解”

李显龙总理表示,我国有足够的储备金应付大多数的情况。不过在国家的支出需求超过收入增长的情况下,还认为国家储备将永远充足,那将是最大的误解。

李显龙总理表示,我国有足够的储备金应付“大多数的情况”,不过,在国家的开支需求已经超过收入增长的情况下,还认为国家储备将永远充足,那将是“最大的误解”。

李总理接受新传媒英语新闻台CNA专访时说,随着开支需求超出收入增长,他急于继续累积国家储备金,而且累积的时间越长越好。

他说,第四代领导班子了解不断增加的开支需求,和以可持续的方式来满足这些需求的重要性。这也就是政府分今、明两年调高消费税的原因之一。

面临难关时有另一张牌可打

总理形容,在新加坡面临难关时,如果有额外的一张牌可打,将令人感到安心。

为了保障国家利益,政府不公开储备金额,但总理透露,金额足以应付多数情况,能为每年的财政预算案提供显著支持。

被问及新加坡的储备金有多少时,李显龙说:“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对大多数情况来说,这笔数目已经足够了,足以在每年的预算案中为我们提供大量支持,为政府的收入做出贡献。”

新加坡是在2009 年首次动用储备金,拨出 49 亿元支持国家渡过全球金融危机。在 2020 年至 2022 年期间的冠状病毒肆虐期间,政府曾三次提列总数400亿元的储备金。

总理说,国家有这样的资源,是幸运的。

“那多少才算足够?如果比足够更多,就可以支出。但如果不足,那我会希望我们能达到那个数目。我不知道多少才够。”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我们认为我们不需要任何东西。但当危机来袭时,我们却需要40、50亿元;而当疫情暴发时,我们最终花上400多亿元,所以你不会知道你需要多少。”

他也警告,远比冠病疫情还糟糕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因此他认为,人们应该把储备金视为未雨绸缪的资金,如果情况允许,就应该慢慢累积,这样才能让下一代人比这一代处于更安稳的位置。 

先辈有远见累积储备金 现在很难办到

询及是否担心储备金流失时,李总理说:“我为我们建立足够的储备金感到自豪,我也非常希望我们能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上世纪70和80年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因此有余裕存起一部分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如今的新加坡,不像建国初期那样贫穷。不过,如今若要像当初一样,提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至3%以累积储备金,却是非常困难的。

“经济将无法承受。但在以前,我们的经济可以承受,我们的先辈如此严谨和有远见,因此我们是受益者。”

我国需要有可持续的方式“养活自己”

李总理也表示,到 2030 年,我们将成为一个超高龄社会,我们必须有可持续的方式,养活自己。

总理说,一些国家没有为这种情况做好准备,且债务可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00%,而新加坡则不同,我国有时间和政治决心去做必须做的事。

他也说,目前的挑战是,确保新加坡人明白储备金是需要珍惜的 “宝贵财富”。

“你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它,但不要把它浪费掉。因为一旦它消失了,它就是消失了”。

相关标签
  • 李显龙总理
  • Lee Hsien Loong
  • 国家储备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