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植物园今年迎来多个里程碑,包括入遗十周年、植物标本馆成立150周年等,园方宣布启动为期一年的多项庆祝活动,包括首次呈现绚丽灯光秀,新加坡花园节胡姬展也将重磅回归,开放让访客参与、同庆。
今年是新加坡植物园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十周年,园内的国家胡姬园也庆祝成立30周年;新加坡植物标本馆和植物学与园艺图书馆则分别庆祝成立150周年。
恰逢新加坡今年庆祝建国60周年,新加坡植物园决定启动为期一年的一系列庆祝活动,以纪念迈入新的里程碑。
其中,植物园将从明天(19日)起至7月27日举办第十届新加坡植物园文化遗产节(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 Heritage Festival),并推出超过40项免费活动,供各年龄层的访客参与,包括音乐表演、露天电影放映、导览,以及首次举办的植物DNA提取工作坊。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园将首次分别在天鹅湖(Swan Lake)和东陵入口处(Tanglin Gate)呈现灯光秀,以新加坡交响乐团管弦乐曲为背景,献上令人震撼的灯光投影和沉浸式表演,带访客回顾并庆祝植物园166年来的光辉历史。
灯光秀将从明天起开始至8月10日,每天于晚上7点30分至10点之间呈现,每场灯光秀历时五分钟。植物园音乐亭(Bandstand)和胡姬花广场(Orchid Plaza),以及棕榈苑(Palm Court)也将展出灯光装置。
配合庆祝活动,植物园接下来也会在多个区域推出展览,包括庆祝成功申遗十周年的“时光回忆——百眸深处的新加坡植物园”展览,展出包括过去和现在工作人员,以及超过250人所分享关于植物园的回忆。
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今天(18日)为一系列活动主持推介仪式,同时也参与了植树活动。
徐芳达在致辞时指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时刻,标志着新加坡植物园作为一处拥有美丽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以及一个根植于国家特色的文化、科学和社会机构的场地,并且杰出的普世价值得到了全球认可。
部长也提到,新加坡植物标本馆是东南亚最大的热带植物标本收藏地之一,该标本馆是一项极具价值的科学资产,就连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会用来参考。
他宣布,为了加强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共享与合作,标本馆将开展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数码化工作,包括将标本馆中的80万份标本数码化。

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在活动上致辞。(图:叶衍娴)
“访客到时还可以通过现场观景廊观察数码化过程,这可能是世界上首次在运作中的标本馆中可以看到数码化的过程。”
另外,植物学与园艺图书馆也将在未来两年内对5万多件植物画作、历史文献、地图、照片和摄影幻灯片进行数码化处理,当中包括19世纪晚期的艺术品。
“标本馆和植物学与园艺图书馆的数码化项目将于10月启动,待项目完成后,全球研究人员和公众都可以从标本馆获取标本的高清图像和相关数据。”
对此,新加坡植物园高级署长陈培育教授接受媒体询问时说,植物园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将加大力度改善研究收藏,包括扩大城市收藏的数码化力度,以及探讨扩大植物园的研究和教育推广活动,以惠及并接触到更多的人。

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参观新加坡花园节胡姬展。(图:李溢荟)
配合庆祝国家胡姬园成立30周年,新加坡花园节胡姬展时隔七年将重磅回归,从明天起至7月27日展出超过650株胡姬花。
除了花展外,胡姬园也举办了胡姬花花艺比赛,并首次开放给公众报名参加。比赛结果今天(18日)正式出炉,徐芳达今晚也在活动上颁发奖项给获奖者。其中,总统挑战杯-总冠军由植物园团队夺得,同一参赛作品还赢得约翰-莱科克挑战杯-最佳杂交品。。

总统挑战杯-总冠军由植物园团队夺得,同一参赛作品还赢得约翰-莱科克挑战杯-最佳杂交品。(图:李溢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