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若在幼儿园被虐待 家长可以留意哪些迹象?

示意图。(图:iStock)

年幼的儿童无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如果他们在幼儿园遭受虐待或粗暴对待,是否有迹可循?学前教育业者分享家长可以留意的迹象。

馨乐园(Kinderland)兀兰坊和蔡厝港金光坊两间学前教育中心接连爆出老师涉嫌虐童。兀兰坊馨乐园的33岁新加坡籍女教师Lin Min已在昨天(30日)被控,控状指她在今年6月30日下午,强迫一名23个月大的女童躺下,往她的嘴巴灌水。

蔡厝港金光坊馨乐园的一名48岁女教师也已经被捕。

蔡厝港金光坊馨乐园四岁受害者的父亲梁伟胜接受Capital 958城市频道《城市早点名》节目《新闻聊开来》的独家专访时就提到,儿子有段时间曾经抗拒上学,但由于儿子的学习和社交能力本来就比较慢,他并没有起疑。

私人学前教育中心Sunny Bunny Montessori主任王彩霖接受《8视界新闻网》采访时指出,如果孩子不愿意穿上制服,这可能是孩子被虐待的征兆。

此外,如果孩子原本爱喝水却突然不愿意喝,或是睡眠模式有所改变,家长也应该提高警惕。

根据网上流传的视频,蔡厝港金光坊馨乐园的女教师也被拍到坐在椅子上为男童打开水壶,然后大声呼喝男童喝水,接着猛打男童的头,再将他推开。

王彩霖建议,对于年幼或还不能说话表达的孩童,家长可以尝试问他们是否喜欢某某老师,再观察孩子的表情,看他们是否摇头或点头。如果孩子听到老师的名字立即哭泣,那就是个征兆。

豆豆班业者杨丽玲则指出,受到不良待遇的孩童通常会感到害怕、做恶梦,遇到老师也会哭泣。

至于年纪比较大的孩童,他们在玩耍时可能展现出从老师身上学到的负面行为或语言。

辅友会会长张心怡指出,研究显示,受到虐待的儿童成年后更有可能虐待他人,进而使暴力“代代相传”。

儿童可能因受虐而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抑郁等症状。父母应留意以下一些可能出现的征兆:

  • 行为改变,例如原本已会自己吃饭或走路的能力,突然变得不会了;或变得有攻击性、愤怒、不友善或多动
  • 抑郁、焦虑或异常的恐惧,或者突然不自信
  • 睡眠问题和梦魇
  • 明显缺乏监督,例如衣服或尿布没有换、大便残留、口渴饥饿、受伤等
  • 经常逃避不肯上学,或对某位老师反应特别不友善
相关标签
  • 虐童
  • child abuse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