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发生四起冒充个资保护委员会骗案 损失逾23万元

示意图。(图:iStock)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本地今年至今已发生至少四起冒充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PDPC)人员的诈骗案,受害人共损失至少23万1000元。

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和警方发表联合文告,提醒公众保持警惕。

文告指出,受害人一般会接到冒充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人员的电话,谎称他们的手机号码在马来西亚被用来进行非法活动,并要求他们到委员会办事处协助调查。不过,受害人到指定地点后,骗子没有现身。当受害人联系骗子时,骗子会以各种需要协助调查的借口,说服受害人转账到指定银行账户。

在一些案件中,电话会转接给另一名自称是马国执法人员的骗子,让他出示员工证,或让受害人通过马国执法机构官方网站验证身份,然后要求受害人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骗子会利用信息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或开设新账户进行洗钱等犯罪活动。

受害人一般在骗子失联,或透过官方渠道验证后,才发现上当。

相关标签
  • 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
  • 冒充
  • 诈骗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