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粤菜“家嫂”将熄灯 老顾客:可惜以后吃不到了

(左)邓伟亮的爷爷与孙子在珍珠街的第一家门店瑞记菜馆外合影;(右)邓伟亮在青木道仅存门店外。(图:受访者提供、叶衍娴)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拥有86年历史的本地粤菜老字号“家嫂”因敌不过涨租等压力,最后一家门店将在9月28日熄灯。第三代继承人邓伟亮受访时说,结业是个艰难的决定。受访老顾客也纷纷表示不舍,无奈叹道:“以后吃不到这个味道了。”

老字号“家嫂”创立于1939年,以鱼骨熬出的天然乳白色奶香鱼汤为招牌美食,深获食客欢迎,其中的欧南旗舰店还曾连续多年荣登米其林必比登推介名单。

不过,自冠病疫情暴发以来,“家嫂”先后关闭了位于厦门街老店瑞记(家嫂)鱼头米粉,以及欧南旗舰店。如今,在青木道(Greenwood Avenue)一带仅存的门店也即将在9月28日正式结业,让老顾客倍感惋惜。

第三代继承人邓伟亮目前和哥哥一起经营这个家族品牌,他今天(1日)接受《8视界新闻网》访问时坦言,兄弟俩过去两年已经有结业的想法,主要是因为租金的问题。

餐馆下午5点30分开业后,店外排起长龙。(图:叶衍娴)

租金六年里涨50%

他透露,六年前在青木道开店时,每月租金不到1万元,之后涨到了1万2000元。如果10月决定续租的话,租金还会进一步起到1万5000元,令他直呼吃不消。

“如果你要搬的话,你还要付一大笔钱,投资金额是蛮高的,而且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如果你投资一大笔钱的话,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回本。”

邓伟亮也提到,除了租金问题以外,食材价格、水电费,以及员工的薪水都持续高涨,更加坚定了他们要结业的选择。

“家嫂”是由邓伟亮的爷爷一手创办,之后他的父亲在2000年代初于欧南开设旗舰店,七年前父亲因健康亮红灯,将店里事务全权交由邓伟亮和哥哥负责。

邓伟亮说,父亲三年前过世后,家里如今只剩下母亲一人。被问及母亲对于结业的看法时,他表示:“她支持我们的决定,因为她知道我们已经尽力了。”

至于员工对此的看法,邓伟亮透露,很多员工其实跟随他们多年,虽然难免感到伤心,但也理解兄弟俩所遇到的困难。

邓伟亮准备外送订单。(图:关美玲)

不排除未来以新形式重新出发

谈到未来有何打算时,邓伟亮坦言,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计划,但不排除日后改为居家企业或小贩形式重新出发。

“目前还在计划当中,因为有很多东西需要考虑,钱是一方面,还有因为我打算之后一个人去做,但是一个人做的话,也有难度。”

不过,邓伟亮说,不少老顾客得知他们要结业后,纷纷表示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做下去,令他感到非常欣慰。

“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味道也是很难在新加坡找到了,我们的味道比较传统。他们会跟我讲,如果我搬到小贩中心,还是改做居家企业的话,一定要给他们讲,他们会跟着我走下去。”

51岁的常客方秀珲告诉记者,她从小跟随父母光顾“家嫂”,至今已有40多年。对于“家嫂”即将结业,她感到非常不舍,直呼:“太可惜了。”

“以前从小父母就带我们去吃,这种正宗的味道越来越少了。有看到说可能会考虑搬到小贩中心,但那个感觉就很不一样…… 没有这个味道了,可能在关门之前,带妈妈来多吃几次。”

63岁的蔡振贤曾光顾过“家嫂”其他店铺,今天第一次同朋友前去青木道的仅存门店聚餐。他表示,看到网站说最后一家门店即将关闭,于是决定在结业之前来“回味”一下。

蔡振贤认为,租金往往是餐饮业这面对的一大问题,而这一问题很难得到解决。不过,他相信只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家嫂”日后可能还是可以“重出江湖”。

订阅电邮简报

订阅电邮简报

每周接收最新教学素材

Subscribe now
相关标签
  • 家嫂
  • Ka Soh
  • 粤菜
  • 结业
  • 租金
  • 鱼汤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