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新能源集团发送电邮或手机简讯进行钓鱼诈骗的案件卷土重来。自上个月以来,警方共接到至少七起相关报案,受害者总共损失至少1万2000元。
警方的文告说,这些钓鱼电邮或手机简讯内容一般声称受害者有未缴付的水电费,或是指公司多收取了费用。电邮或简讯会附上恶意链接,引导受害者点击进入假冒的新能源网站。
受害者一旦在钓鱼网站输入个人资料和信用卡或记账卡资料,账号就会被盗用。在一些个案中,这些未经授权的交易涉及外币。
对此,警方提醒公众提高警惕。
骗徒冒充新能源发送电邮进行钓鱼诈骗。(图:新加坡警察部队)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冒充新能源集团发送电邮或手机简讯进行钓鱼诈骗的案件卷土重来。自上个月以来,警方共接到至少七起相关报案,受害者总共损失至少1万2000元。
警方的文告说,这些钓鱼电邮或手机简讯内容一般声称受害者有未缴付的水电费,或是指公司多收取了费用。电邮或简讯会附上恶意链接,引导受害者点击进入假冒的新能源网站。
受害者一旦在钓鱼网站输入个人资料和信用卡或记账卡资料,账号就会被盗用。在一些个案中,这些未经授权的交易涉及外币。
对此,警方提醒公众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