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本地曾有哪些高官涉贪?

易华仁(资料图:TODAY)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前交通部长易华仁昨天(18日)被控贪污和索取利益等27项控状。

根据新传媒英文新闻网TODAY整理,我国自建国以来,只有两名部长级人物涉贪被调查,而上一次发生这样的案件已经是37年前的事。

1986年:

时任国家发展部长的郑章远在1986年12月14日服毒自尽一个月后,时任总理李光耀在国会上发表声明,念出郑章远的遗书,揭露郑章远当时正因涉嫌接受两家公司总数约100万元的贿赂而接受贪污调查局调查。

贪污调查局在12月11日将调查报告转交给总检察署,但郑章远未等当局决定是否提控,就自行了断。他当时坚称自己至死都是清白的。

1979年成为部长的他,被指在1981年和1982年两次受贿各40万元,协助其中一家公司保住政府所征收的地皮,以及帮助另一家公司买下一块国有土地进行私人发展。

1975年:

时任环境部政务部长黄循文在1975年4月被控贪污,涉案金额高达83万9023元。

调查发现黄循文跟地产公司Lauw and Sons主席Lauw Tjin Ho有关联,并且利用部长身份,协助对方与公务员交涉。

他因此获得价值53万元的洋房、免费机票,以及总值30万元的银行透支款,作为回报。

黄循文最后被判坐牢四年六个月和罚款 7000元左右,经上诉减刑至18个月。

1966年:

1966年8月,时任国家发展部长陈家彦因试图帮助他的商人朋友Lim Tjin Hauw和他的儿子William Lim完成一架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波音飞机的交易而受到调查。

陈家彦也在姻亲向Lim Tjin Hauw出售锡矿时充当中间人。

他因此获得每股价值1元的7万股股票,作为回报。

陈家彦是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第一个内阁的成员,最后却因贪污而被定罪。

根据贪污调查局的存档记录,由于当时的证人不想牵连他,陈家彦被撤除所有公职。

他在1963年全国大选中失去议席,因此被控时已经不是部长。

相关标签
  • 易华仁案
  • 易华仁被控
  • Iswaran
  • 贪污
  • 部长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