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民上载了居民在人行道上烧金纸的照片,帖文迅速引网民热议:这种行为到底是在破坏公物,或是需维护的传统习俗?
昨天(18日)是农历初九天公诞。本地福建人为祈求新的一年万事顺利,按照习俗一般从正月初八晚上开始准备祭拜仪式,仪式往往持续至初九凌晨。
网民Calvin Go昨天早上(18日)在Complaint Singapore的Facebook群组就发文表示:“这条路可能是他们爷爷的路”。 附上的照片显示,一对中年男女在人行道的排水沟盖上,用铁丝网围成一个圆筒型状,并在里面烧祭品的画面。
帖文上没有注明事发地点或时间。Calvin Go事后回复《8视界新闻网》询问时表示,事发在前天晚上,淡滨尼一带。他强调说,自己发文不是要谈及宗教或种族问题,只是想表达多为他人着想,在合适的地方焚烧冥纸的观念。
但帖文却引起网民热烈议论,除了讨论这种行为是否对错,更有人表示这是应该维护的本地传统习俗文化。
网民一般不认同这种行为,并表示市镇会在过去几年一直在大力宣导,请居民勿在路旁焚烧冥纸或蜡烛祭拜,而是使用设置在组屋楼下的焚烧桶,所以对于有民众继续在焚烧桶以外的地方焚烧冥纸,表示不解。
一名平时会到庙宇拜神的网民则表示,如果附近没有可用的焚化桶,民众也应该自备一个空的桶来烧金纸,而不是在行人道上烧祭品。
也有一些网民回应到,指街边焚烧冥纸就像民众在组屋底层举办婚礼或丧礼,是一种本地文化,是值得保留下来的。这也令网民留言纠正,指问题不在于焚烧冥纸的行为,而是他们选择焚烧冥纸的地点,欠缺安全和公众卫生意识。
路边烟灰无人清理
《8视界新闻网》记者昨天上午10点左右走访蔡厝港德惠道附近的组屋区时,也注意到相同的情况。
距离巴士站不及50米的人行道上,三四个排水沟盖上堆着一座座小山丘的烟灰;风起时,烟灰四处飘散。
见到此状的居民,大多绕路走,而路过的脚踏车骑士和使用个人代步工具的人士则会格外小心,免不慎碰到祭品。
是否属于损害公物
也有不少网民留言提出,问在排水沟盖上焚烧物品是否属于损害公物,而且祭拜后的祭品和烟灰不清除是否归于乱扔垃圾的行为。
《8视界新闻网》已经向国家环境局和蔡厝港市镇会提出询问。
国家环境局网站列明,烧香或焚烧冥纸是一种不受法律管制的宗教活动。当局为了尽量减少活动所带给公众造成的不便,一直同各宗教组织合作,鼓励信众负责任地焚烧冥纸。当局也会继续宣导,吁请公众小量焚烧祭品,以减低烟雾和烟灰,同时不要乱撒金纸,而是放在适当的焚烧炉焚烧。

位于蔡厝港德惠道一个巴士站附近的人行道上,三四个排水沟盖上堆着一座座小山丘的烟灰,风起时,烟灰四处飘散着。(图:陈珈尹)
路边烟灰无人清理
本台记者今天上午10点左右走访蔡厝港德惠道附近的组屋区时,也注意到相同的情况。
距离巴士站不及50米的人行道上,三四个排水沟盖上堆着一座座小山丘的烟灰;风起时,烟灰四处飘散。
见到此状的居民,大多绕路走,而路过的脚踏车骑士和使用个人代步工具的人士则会格外小心,免不慎碰到祭品。
是否属于损害公物
也有不少网民留言提出,问在排水沟盖上焚烧物品是否属于损害公物,而且祭拜后的祭品和烟灰不清除是否归于乱扔垃圾的行为。
《8视界新闻网》已经向国家环境局提出询问。
国家环境局网站列明,烧香或焚烧冥纸是一种不受法律管制的宗教活动。当局为了尽量减少活动所带给公众造成的不便,一直同各宗教组织合作,鼓励信众负责任地焚烧冥纸。当局也会继续宣导,吁请公众小量焚烧祭品,以减低烟雾和烟灰,同时不要乱撒金纸,而是放在适当的焚烧炉焚烧。
蔡厝港市镇会也吁请居民使用设置在组屋楼下的焚烧桶,勿在地面或公共走廊上焚烧冥纸。此外,民众在使用焚烧桶时,需确保祭品的大小应适合在桶里焚烧,并在拜祭后把周围清理整洁。
在农历新年期间,由于烧祭品、祭拜仪式比平日多,因此市镇会清洁工人在打扫时,会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