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慈怀疗护策略下,本地发生在医院的死亡比率从2022及2023年的62.5%,降低至去年的59.8%。卫生部的目标,是在2027年底前将这个比率降低到51%。
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兼卫生部长王乙康今天(19日)在勿洛出席一个有关遗产规划的社区活动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临终疗护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一系列措施下,我国在医院死亡的比率下降将近三个百分点。
意味着成千上万病人实现愿望
王乙康说:“尽管这看似只是向前迈进了一小步,但这一小步发生在一两年的时间里,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成千上万的病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态度的转变需要时间,我们为自己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感到鼓舞。”
全国慈怀疗护策略在2023年推出,旨在通过各项措施,让临终病患能在医院以外的环境,更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卫生部长王乙康与关爱乐龄大使交谈。(图:黄秋怡)
居家慈怀疗护名额增加25%
在策略下,当局扩大了临终护理服务的范围。截至今年3月,居家慈怀疗护名额已有3000个,比2023年的2400个高出25%,同时,住院临终关怀服务的名额,也从260个增加15%至300个。当局也同疗养院合作,让临终的住户能够无须送院进行疗护,而在原有的环境下继续生活,直到生命终止。目前,我国62家,或约三分之二的疗养院同医院合作,为住户提供临终疗护服务。
当局也提高了终身健保计划下的慈怀疗护索偿顶限,为临终病患提供更多津贴,并致力于让病患出院回家进行临终护理的手续更简化、过程更顺畅,包括为他们提供设备租赁,从去年10月至今已让超过1000名国人受惠。
推介预先护理计划
在今天的活动上,王乙康也正式推介预先护理计划;公众即日起可上网免费制定计划,以防病重或失去意识时,家人与医疗工作者可根据个人意愿,做出相关安排。
王乙康说,截止今年7月11日,我国制定预先护理计划的人超过7万7000个,这比过去13年间的5万5000人高出40%,但这个数字远远不足。
在过去,预先护理计划需预约时间,通过协调员并填写表格来制定,且可能需要付费。新的网络平台免费,适用于年满21岁且健康的公众。身患癌症或心脏衰竭等重疾者,则可通过协调员,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制定预先护理计划的公众,可以自愿在精神状态良好、意识清醒的情况下,上网填写个人资料,表达自己对未来医疗方案的偏好,并指定最多两名决策代言人,以便在日后因病无法自主表达意愿时,代为发声。预先护理计划也涵盖宗教信仰以及身后事处理方案等内容。
公众可浏览myACP网站制定预先护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