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制造业商业展望调查报告显示, 本地绝大多数制造业业者对今年下半年的展望保持谨慎,认为商业情况将大致维持不变。一些制造商也赶在美国关税措施明天生效前降低成本,有的选择分拆业务,在美国境内生产或剥离全球供应链,有的则转移市场以保持竞争力。
这款有助塑造婴儿头形的头盔需要采用来自全球各地的材料制成。由于各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美国关税,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公司计划在未来半年削减三分之一的生产材料进口量。新加坡制造商总会表示,企业需要精准追踪各个层面的制造成本,尽可能降低关税费用。
新加坡制造商总会副会长陈予聪说:“如果我从美国进口商品,重新包装后再运回美国,关税将会根据我在当地的生产价值,所以我认为制造商需要投资在追踪和评估各个层面的成本和生产活动。”
这家跨国医疗科技制造商则有越来越多公司上门,希望它将业务转移到更大市场附近。
向阳科技总裁邱武厚说:“客户正在寻找替代供应链策略,比如区域化和近岸外包。近岸外包是指在出口国附近生产产品,有些甚至是内岸外包,意味着必须在出口国境内生产。”
美国目前仍对药品相关关税保持沉默,也没承诺对我国维持10%的基准关税,我国未来的贸易局势可能会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