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一名61岁的男子感染冠病后,服用中药莲花清瘟胶囊,结果疑似引发严重过敏反应,最终逝世。
据新传媒英文新闻网CNA报道,死者Koh Choon Lim去年7月29日,也就是在服用胶囊的两天后,在陈笃生医院逝世。验尸庭今天(26日)展开研讯。
死者去年7月18日感到不适和头晕,几天后确诊冠病。他在7月27日晚上11点30分服用了四颗莲花清温胶囊,隔天凌晨2点又服用了班纳度药丸,但仍然感到不适。当时,他感到身体发热且喉咙痛,无法清楚地说话。
之后,家人将他带到诊所求医。诊所医生发现他的嘴唇肿胀,认为不是冠病引发的,而是过敏反应,于是为他打了两支针。医生也嘱咐他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但死者拒绝入院。他留在诊所接受观察,在稍微消肿后便获准离开诊所。
当天下午,死者的儿子发现死者有点神志不清,于是立刻将他送到陈笃生医院急诊室。他在29日被转介到国家传染病中心,但病情急转直下,在同一天病逝,死因是严重过敏反应和冠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
#警方:案件不涉及他杀
警方认为案件不涉及他杀,并认为冠病是导致死亡的根本原因。
调查人员在庭上供证时说,莲花清温胶囊被怀疑是引发死者过敏反应的原因,但这一点无法在尸检中得到证明。
死者的儿子与太太均出席了听证会。儿子于庭上就多方面发出疑问,包括父亲在医院时接受的护理,以及为何那时候医生告诉他父亲不存在生命危险,以及为何父亲被安排坐在一张高背椅子上,但没有人去照顾他。
出庭作证的国家传染病中心(NCID)兼职助理教授Monica Chan表示,当时,将父亲放在椅子上是为了其安全着想。另外,当时父亲的生命体征没有特别异常,医护人员依据当时的情况,有在合适的时间间隔下观察其情况。
验尸官指示调查人员展开进一步调查,包括向死者家属取得莲花清瘟胶囊,以及向最后记录死者生命特征的护士或医生录取口供。
更多相关消息,请点击《2019冠状病毒》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