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教院混血学生掌四语 双亲离世仍发奋以满分平均分毕业

啊书和陈佩玲。(图:工艺教育学院)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掌握四种语言 工教院毕业生逆境中翻盘 (28/07/2025)

工艺教育学院今年共有1万3千552名毕业生,当中1千748人是首批三年制高级国家工艺教育局证书课程的学生。 这个三年制课程是工教院新课程架构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更深入的行业相关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另外,大约980名优秀毕业生获得表扬,随记者陈嘉羚一起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

工艺教育学院今年共有1万3552名毕业生,当中1748人是首批三年制高级国家工艺教育局证书课程的学生。

这个三年制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更深入的行业相关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另外,大约980名优秀毕业生获得表扬,随记者陈嘉羚一起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

毕业生啊书是混血儿,他的父亲是印度人,母亲是华人,他从小就学习华文。啊书的母亲会说马来语,因此他也在妈妈的影响下,学会讲马来语。如今,啊书能用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沟通。

“如果我讲华语,他们会说印度人会讲华语很特别。我发现面试的时候他们会问我你听得懂华文吗?所以我觉得学华文有很多好处。”

啊书中学毕业后进入工教院,并以优异成绩升读理工学院。就在他即将开学之际,母亲不幸去世,加上他发现自己难以适应理工学院的生活,最终决定退学,重返工教院修读汽车工程专业课程。

啊书的父亲在他16岁时离世。虽然年纪轻轻便失去双亲,他并没有被悲伤击倒,反而乐观积极面对生活。在姐姐的支持下,他以满分的平均成绩毕业,并在工艺教育西区学院的毕业典礼上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表演讲。

啊书继续提升自己,在工教院修读工作学习专业文凭课程的同时,也在保时捷新加坡担任技师,以半工半读的方式累积经验。

“在理工学院的时候我开始发现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我,我比较喜欢实践的方式,让我能够动手学习。我从小喜欢汽车,因为有一次我的父母带我去看电影《速度与激情》,这部电影激发我的好奇心,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对汽车开始感兴趣。虽然我的父母过世了但是我的姐姐还是很鼓励我,她每次会告诉我不可以放弃。”

另一名毕业生是修读金融服务高级国家工教局证书课程的陈佩玲。在访问中,陈佩玲展现出活泼健谈的个性,也流露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稳重。她求学期间到饮料店打工赚外快,不需要向家人拿零 用钱。

“中一中二没有专心读书,中三就开始努力,不过成绩还是不理想,考不上理工学院,过后我选择直接去工艺教育学院升学。到了工教院之后,我就告诉自己我必须升上理工学院,所以一直都努力读书。以前小时候去银行就觉得银行柜员懂得很多金融相关的知识,就立志朝这方面发展。”

陈佩玲希望鼓励和她一样在求学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不要气馁,好好利用时间,规划人生。

“小学的时候因为我的成绩不好,学校里有一名老师她看不起我,告诉我到工教院念书是不好的,这对我有一定的影响,也听到很多人都这么认为,瞧不起工教院的学生。不过,我告诉自己去工教院不代表我不好,只是我需要比别人经历得更多,现在时代已经变了,现在很多工教院学生都会上大学,就算没有进入本地公立大学,他们也会到私立大学就读。”

陈佩玲如愿进入南洋理工学院修读金融系,接下来她希望继续升学,攻读大学学位,并在金融领域担任合规专员。

 

订阅电邮简报

订阅电邮简报

每周接收最新教学素材

Subscribe now
相关标签
  • 工艺教育学院
  • 毕业生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