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飞行事故应该如何反应?谨记这几点

涉事客机37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在18分钟内安全疏散,被形容为“教科书级疏散“。(图:X/ @alto_maple、Flightmodeblog)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日本东京羽田机场跑道周二(2日)发生撞机事故,机上的37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在18分钟内安全疏散,被形容为“教科书级疏散”。

发生类似飞安事故时,乘客能如何配合空服人员,提高生还率?平时乘坐飞机,又应该留意什么,以确保在发生事故时,有效逃离?

飞行安全的“关键11分钟”

淡马锡理工学院航空管理文凭高级讲师何德安讲师接受《狮城有约》十分访谈节目访问时说,飞机起飞之前的四分钟和降落前的七分钟是关键;17%的意外发生在起飞时,36%的意外是在降落时发生的。

他提醒乘客们,在起飞和降落时最好先把手机、护照等重要物品带在身上,不要放在随身行李里。

此外,把座位椅背拉直也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阻挡后方乘客逃生。

听从空服员口令 保持冷静

何德安指出,此次撞机事故的日航乘客和机组人员之所以能够全员逃生,是因为机组人员的培训、专业和表现,而乘客也表现得十分冷静,遵循机组人员引导他们前往安全紧急出口的指示。

前空服人员黄颖知也在受访时透露,需要紧急撤离时,空服人员都需要遵循航空公司给予的撤离指南,并接受机长的逃生指示,以及判断逃生门是否适合进行逃生。如果联系不到机长,空服人员就需要自行判断逃生路线。

2016年6月,新加坡航空飞往意大利米兰的SQ368航班因发动机故障掉头返回樟宜机场,在着落时右翼起火。

乘客开始躁动,一些人要求立即打开舱门。然而,机组人员坚持听从机长不准打开舱门的命令。根据消防员判断,当时打开舱门并不安全,因为停机坪和飞机底部都是燃油。

当时在机上的前空服人员马斯图拉(Siti Noor Mastura)事后接受新传媒英文新闻节目CNA Insider时说:“如果我们当时打开门,将会是一场灾难。”

消防员在飞机起火后的五分钟内控制了火势,机上的每个人都安全撤离。

乘客遵循机组人员的指示,引导他们前往安全紧急出口逃生。(图:X/Flightmodeblog)

撤离时不要拿行李

去年9月,中国国际航空一架客机因发动机起火紧急迫降樟宜机场,乘客被迫撤离。网传视频显示,一名乘客撤离时携带着行李。

相比之下,专家注意到,这次撞机事故的日航乘客在撤离时,都没有这么做。

航空新闻网媒FlightGlobal的主编Alfred Chua接受新传媒英文新闻网TODAY访问时就强调,飞机发生情况需紧急撤离时,乘客必须留下行李,不要做任何可能占用宝贵时间或妨碍机上其他人行动的事情。

他说,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如房屋着火时,尝试带走重要物品情有可原,然而飞机上的空间更狭窄,还有数百名乘客。如果有乘客在尝试搬运行李或拍摄视频时被绊倒,很容易造成恐慌或踩踏事故,甚至可能造成人命伤亡。

涉事客机37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疏散后,飞机被大火吞噬。(图:X/aveonews)

哪个座位最安全?

黄颖知指出,涉事日航客机虽然有八个逃生门,却只用了其中三个,或许是因为其他逃生门着火、高度不适合、逃生梯没有顺利落下等因素。

她强调,机组人员都会有逃生口令,乘客只需要保持冷静,听从机组人员的口令,就可以避免造成慌乱,有秩序地逃生。

何德安指出,坐在靠近紧急出口座位的乘客虽然最靠近逃生门,但也可能需要协助疏散其他乘客,因此不一定像人们认为的,会是率先疏散的乘客,也可能是最后几个疏散的人。

根据《时代周刊》在2015年针对航空事故的调查,客机前三分之一位置的死亡率最低,为32%,中段和后段位置的死亡率则分别为39%和38%。

至于座位位置,客机中段靠走道的座位死亡率最高,达到44%;后段的中间座位死亡率最低,为28%。

报道也指出,坐在靠近紧急出口的生还者确实比较可能安然逃出。

但是,比起座位位置,更关键的还是事故本身的情况。如果客机的机尾受到冲击,坐在前段和中段位置的乘客就相对比较安全。

因此,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和其他航空安全专家都认为,飞机上没有所谓“最安全的座位”。

相关标签
  • 羽田机场撞机事故
  • 羽田机场
  • 撞机
  • 日本航空
  • 日航
  • jal
  • Haneda airport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