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小贩同台分享 第一代小贩:每天都在算有没有赚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第二场“新加坡小贩美食谈”邀来两代小贩同台分享心得,第二代小贩感叹“创业容易守业难”,第一代小贩则日日都在为收入烦恼,坦言“每天都在算我有没有赚”。

今天(6日)的“新加坡小贩美食谈”在亚历山大村美食中心登场,在这里售卖牛肉汤的牛二代摊主陈汉波、杯子蛋糕AJ Delights摊主全德弟和谭小翠,以及福建肉骨茶摊主陈平华参与分享。

陈汉波和陈平华都是接手父母档口的二代小贩。原本是一名导游的陈汉波,因为母亲生病无法继续经营档口却又不舍得结业,决定辞去工作,接手生意。

他坦言,“创业容易守业难”,虽然导游和小贩都属于服务行业,但小贩工作时间比较长。

人气杯子蛋糕AJ Delights夫妻档摊主全德弟和谭小翠白手起家,他们打算把手艺传给员工,同时在本地其他地点开设分店,目前没有传承的压力。

对他们而言,确保有收入是最大的压力。谭小翠说,她创业前在一间公司做行政,工作再辛苦,只要等到发薪水就好了,“现在我每天都在算我有没有赚”。

“现在要讨生活,要卖完才能有收入,(会想)顾客来之前要准备多少?我能维持吗?我剩下的东西怎么办?下雨天会有顾客来吗?”

小贩租金虽较便宜 物价上涨是最大挑战

消费税今年再上涨,不少公众关心小贩调高价格的问题。对此,陈平华说,小贩会起价是因为食材价格也起。

他说,如果每一样食材都起价,加起来金额就不少了,这样一来就必须要调高售价。不过,他们在两、三年前曾经涨价,今年就不打算再起价。

谭小翠指出,由于经营的是烘焙生意,电费开销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次是在冠病疫情期间,所有供应商一起起价,他们没办法,才调整了杯子蛋糕的售价。

有公众说,自己在家里烘焙更便宜,谭小翠就解释,很多人误以为在家做糕点更便宜,但事实并不如此。她说,在家烘焙的糕点数量不多,但原材料还是要买一整包,最后通常也用不完,所以也没有更便宜。

15岁少年听了也想当小贩

今天下午2点半举行的活动共有50名CAPITAL 958听众和《8视界新闻网》读者参与,不少出席者都是第一次到访亚历山大村美食中心。

78岁的朱秋菊说,平时都没有机会来这里,今天试吃了这里的美食,好吃的话以后会自己来。

住在义顺的退休人士郭汉民说,听了小贩们的分享后觉得“小贩的工作很了不起,他们牺牲很多时间,准备很多东西,很辛苦”。他也通过分享会更加了解到小贩面对租金和成本压力,被迫起价的难处。

72岁的林英治曾是一名咖啡店摊主,今天特地来听听小贩们分享,相当感同身受,明白这个行业的辛苦。

跟随她前来的15岁孙子王耀庆说,听了小贩们的故事后,自己以后也想做小贩,平时对烹饪有兴趣,想开杯子蛋糕店。

新加坡全国商联总会主席杨向明表示,本地很多小贩平均年龄接近60多岁,因此鼓励年轻一代认真考虑进入这个行业,把小贩文化发扬光大。

他说,他发现更多年轻人对小贩这个行业感兴趣,但必须找到一个能让老一辈小贩和年轻人互相交流的平台,因为在传承的过程中,师傅和徒弟之间要有默契。他希望更多年轻人能进入这一行,跟老一辈学习。

共有50名CAPITAL 958听众和《8视界新闻网》读者参与第二场“新加坡小贩美食谈”。(图:何婷婷)

共有50名CAPITAL 958听众和《8视界新闻网》读者参与第二场“新加坡小贩美食谈”。(图:何婷婷)

相关标签
  • 新加坡小贩美食谈
  • hawker food talk
  • hawker centre
  • 小贩中心
  • 亚历山大村美食中心
  • Alexandra Village Food Centre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