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迎接成立20周年,有超过900名学生毕业,今年更是别具意义地招收了两名非华族学生。
中文系招收的两名非华族学生,分别是18岁的马来族学生莎凯拉(Syakirah Dahiyah Sudanto)以及19岁的印裔学生林嘉慧(Darshnee Abigail Arasu)。
目前就读义安理工二年级的莎凯拉(Syakirah Dahiyah Sudanto)从幼儿园开始接触华文,华文名也是由当时的华文老师所取。
从小学华文 妈妈是最大动力
她接受《8视界新闻网》访问时表示,她的母亲从小就鼓励她学习华文。到了小学,即便华语不是她的母语,母亲也很支持她选择华语为第二语言。
“记得在我参加第四届中小学课文朗诵比赛时,虽然她听不懂华语,仍愿意抽出时间听我练习。她常以国务资政李显龙先生为例说:‘连李光耀先生当年都要求李显龙学习马来语,那你当然也能掌握华文’。”
对华文拥有深厚的兴趣的她认为中文系是一个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专业文凭,未来的就业和深造方向多元,充满机会。她原本往教育方向规划职业,但后来接触更深入的华文历史和文化后,逐渐对商务方向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商务专业中涵盖的商务翻译与口译等内容,让她看到了将语言能力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可能性。
莎凯拉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攻读政治相关课程,发挥自己对不同文化与族群的敏感度,助力新加坡在制定更具包容性与前瞻性的公共政策方面发挥作用。
三度获全年级中文最佳成绩
来自马来西亚的林嘉慧(Darshnee Abigail Arasu)父亲是印度族裔,但她在小学时期就读于一所华文学校,家里也有外公外婆用华语和她沟通,耳濡目染下掌握了这门语言。
她在华语沟通方面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在中学时期也积极参与华文写作和相关比赛,更三度获得全年级中文最佳成绩。
“由于我的生活圈、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我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认同与华人无异,甚至有朋友笑称我‘根本就是一个华人’。”
林嘉慧期望自己毕业后能成为华文老师,引领更多非华族学习华语。
“越来越多非华族孩子开始学习中文。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他们的榜样,成为少数非华族却同样能够教好华文的老师之一。我要让他们看到,只要有心,不分族群,我们都可以在中文领域里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