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武装部队同澳大利亚国防部队共派出超过1900名武装部队人员参加不定期举行的三叉戟演习(Exercise Trident)。今年演习当中的海陆双栖行动首次让士兵前往两个指定地点制伏目标,让这次演习更为复杂和具挑战性。
今年的三叉戟演习(Exercise Trident)于11月6日在肖尔沃特湾训练区(Shoalwater Bay Training Area)展开并于11月15日结束。 来自新加坡海陆空三大部队和澳大利亚国防部的人员共同参与。
《8视界新闻网》记者和摄影前天(8日)抵达洛坎普顿(Rockhampton)进行三叉戟演习采访项目,并这几天内有机会乘坐通用型快艇和CH-47F型契努克直升机。
升级版海陆双栖行动
在此次演习中,两国部队共同展开海陆双栖行动(ship-to-shore operations)。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海陆双栖演习得到了升级。
以往,士兵从海军登陆舰出发,乘坐快艇或直升机,高速驶向目的地后快速登陆,前往一个指定地点执行任务。但是,今年海陆双栖行动的指定地点则增加至两个,分别在森林和建筑内。
CH-47F型契努克直升机和第一次参加演习的H225M中型直升机会先从登陆舰进行空中运载兵员行动(troop lift)。两架直升机在AH-64D 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的护航下抵达森林并制伏目标。
接着,首次参加演习的苍鹭一号无人侦察机在海滩进行监视,载着士兵的通用型快艇紧随其后,AH-64D 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为士兵提供支援,两项任务的士兵再一起到建筑制伏目标。
新加坡武装部队三叉戟演习司令Enriquez Michael Zachary 高级中校分享:“三叉戟演习的规划工作实际上进行一年多;增设新的环节是希望增加三叉戟演习的规模和复杂性。”
他也说,这是两国第十次举行三叉戟演习,象征我国具有深化合作和加强关系的能力,而我国同澳洲和其他区域的合作伙伴展开联合演习至关重要。
“通过演习我们学会如何和他人共同行动,学习不同战术。士兵也能通过演习建立友谊,而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若以后真的需要外出一同进行行动或训练时,我们就能成功做到这一点。”
二度参加三叉戟演习的37岁登陆舰坚持号舰长胡俊杰少校则表示,在新加坡和澳洲的军演相辅相成。
“新加坡的训练让士兵在相对‘温和’ 的环境下打好基础。澳洲的天气则更具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因此,在这里就可以让士兵提升应变能力,在具挑战的环境执行任务。”
两国合作以高科技支援演习行动
国防部未来系统署(Future Systems and Technology Directorate)和国防科技研究院(DSO National Laboratories)也将在演习中和澳大利亚国防科技集团(DSTG)合作进行科技演示。
他们将首次在建筑环境训练设施(Urban Operations Training Facility),共享一个无人机和陆地车辆综合网络,以及5G战术通信网络,以分享侦测到目标和两国军队的位置。自动驾驶的车辆还能以更快的速度为军人提供三维地形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