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媒英文新闻网CNA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约80%受访国人认为英语测试应该作为新移民的遴选条件之一。
这项由CNA和新传媒旗下市场研究机构MRC展开的非正式的民意调查(dipstick survey)上个月8日到15日展开,共有500名在本地出生的18岁到69岁公民参与。
调查显示,78%的国人认为新移民能够用英语交流很重要,而 53%国人则表示,如果他们不能用英语交流,应拒绝他们的公民权申请。
至于申请者应该具备何种程度的英语水平,52%国人认为,他们至少应该能够用英语交谈,不需具备阅读和书写的能力;41%的人则认为他们应该精通英语,包括口语、阅读和书写能力。7%认为他们应该能用流利的英语交谈、阅读和书写。
也是反对党领袖的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今年2月底在国会参与预算案辩论时,建议将英语测试作为新移民或永久居民的遴选条件之一。
对此,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回应说,虽然有关当局也会考虑申请者融入新加坡的能力,但当局不会使用入籍测试或面试,因为“所有的测试都有陷阱”。
新加坡的街道。(图:法新社)
专家反对将英语测试纳入移民要求
南洋理工大学社会学副教授Shannon Ang表示,他不赞成将英语测试列为新移民的遴选条件之一,因为这可能有利于那些拥有更多资源的人。他建议我国可以尝试创造一个环境,让新移民看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和价值。
持相同看法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陈恩赐指出,虽然可以把英语测试设为“常识性水平”,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申请者是否表现出融入新加坡社会的一些显著证据,以及接受我国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
Shannon Ang副教授也表示,在来自印度、马来西亚和中国的新移民中,中国新移民的英语水平最低,达到61.8%,而中国新移民可能觉得不需要学习另一种新语言,因为他们可以跟大部分本地人沟通,但是本地少数民族就无法跟他们沟通。
“问题不是来自中国的移民因为语言障碍而无法融入本地,但他们威胁到我们的多种族包容观念,而英语是这个观念的基本工具”。
乌节路。(图:CNA/Hanidah Amin)
受访国人:英语测试有助于确定新公民能否适应我国文化
从事物流的Irfan Suhairi接受CNA访问时说,每当他遇到不懂英语的外国同事时,他都需要请同事帮他翻译,或者使用谷歌翻译。
“我们有讲正确英语运动(Speak Good English Movement),以鼓励新加坡人说和写标准的英语。那么为什么不在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留申请过程中实施?新加坡人会说双语,如果新公民或永久居民也能说双语就好了。”
自由工作者Dylan Wong则指出,进行英语测试将有助于确定新移民适应新加坡文化的能力,并且帮助他们与本地人交朋友。